“纸上议案”转化为“实景答卷”——西峰交通运输局全链条机制落实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时间:2025-08-14 10:58:26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庆阳市西峰区交通运输局始终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作为践行为民服务的“民心考卷”,创新构建全周期沟通“贴民心”、跨部门联动“破难题”、群众参与“聚合力”的全链条工作机制,推动13件市区两级代表建议从“纸上议案”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实景答卷”,每一项办理成果都扎实具体、温暖人心。

需求对接不“掉线”

  “事前摸底察实情、事中盯办抓进度、事后核验见实效”的三阶段沟通法,为代表建议办理注入强劲动力,确保每一项建议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事前调研,深入一线“挖真需”。西峰区交通运输局在办理西峰区温泉镇道路维修建议时,工作人员最初通过电话了解到“道路雨天坑洼”的情况,初步计划按常规养护方案处理。但为了摸清实情,他们主动联合代表深入村子,在交流中发现,当地砂石路不仅雨天泥泞难行,晴天更是尘土飞扬,最关键的是严重影响了苹果等农产品的运输。这一核心问题被精准捕捉后,交通局当即调整方案,将原本的砂石路养护升级为沥青路硬化工程,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事中通报,动态调整“不摸瞎”。为确保工程推进与群众期待同频共振,施工期间建立了“每周进度通报”机制,定期向代表反馈工程进展。当代表提出“优化排水设计”的建议后,施工队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勘查,对排水坡度和沟渠走向进行调整;针对村民反映的“山区道路会车难”问题,工作人员当场与设计方沟通,新增3处错车道,让方案更贴合实际需求。

  事后核验,现场“验货”见真章。工程完工后,西峰区交通运输局邀请代表、村民代表共同开展现场核验,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难题破解不“卡壳”

  面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复杂建议,西峰区交通运输局创新“横向联动+动态协商”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破解难题的强大合力,让“多头管”的问题不再“卡壳”。

  针对农村道路由于超载而损毁严重,不仅影响村民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这一难题,西峰区交通运输局主动牵头“组局”,联合市执法队、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各乡镇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建立定期碰头、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通过无人机巡查隐蔽路段、在重点路口设置临时卡点、开展夜间突击检查等措施,形成全方位监管网络。经过集中整治,超载车辆基本“销声匿迹”,农村道路路况明显改善。村民们纷纷反映:“现在路上的超载车少了,路变结实了,晚上睡觉也不会被重型卡车的噪音吵醒了,这样的跨部门联动太给力了!”

共治共享不“单干”

  西峰区交通运输局通过搭建群众参与平台,让建议办理过程成为凝聚民心、汇聚民智的过程。

  在温泉镇道路修建项目启动前,西峰区交通运输局联合村委会在村委会大院召开村民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村民代表、老党员、种植大户等共同参与方案讨论。会上,村民们踊跃发言,工作人员当场记录群众诉求,与设计方现场沟通调整方案,并将修改后的方案在村里公示栏公开晾晒,接受群众监督。施工期间,村里的老党员主动担任“义务监督员”,每天到工地“打卡”,发现问题直接反馈给项目负责人,确保问题及时整改。道路竣工那天,村民们自发端着热茶送到施工人员手中,笑着说:“这是咱们自己参与监督修建的路,修得扎实,心里踏实!”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刘建峰)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