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县太昌镇苟家村村头巷尾,总能看到朱丽丽忙碌的身影。
“丽丽,回来帮我捎个药”“去镇上帮我取个快递哦,丽丽”……村民亲切的招呼声时常在朱丽丽耳边响起。朱丽丽身兼网格员、义警和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她用暖阳般的笑容服务乡亲们托付的每一件事。
在朱丽丽的日常工作中,充盈着柴米油盐的滋味。李奶奶的药、王嫂的快递、帮李姐接送孩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跑腿”服务,在她心中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8月2日,朱丽丽向群众宣传党的好政策。宁县县委政法委供图
朱丽丽用脚步串起村民所需,每天都在帮助村民办理大小事,网格内的每一户村民都和她非常友好。
邻里磕碰、地界分歧、家长里短……面对村里不时发生的矛盾纠纷,朱丽丽用真诚、温暖和永不缺席的笑容,耐心调解、妥善化解。
“每当村里发生纠纷,她总是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让矛盾双方消了火气。”村民王小军说。
在化解矛盾纠纷时,朱丽丽情理交融劝导,设身处地分析,公正平和调处,她每年调解的矛盾纠纷多达200多件,她用真心守护着网格内几百户人家的和谐安宁。
网格员的责任田、义警的平安哨、志愿者的奉献岗……朱丽丽在多重身份间自如切换。作为一名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她积极组织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宣传、关爱孤寡老人等志愿活动,身体力行传播文明新风。她的热心肠和奉献精神,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悄然带动着身边更多人加入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列,让文明之花在网格内处处绽放。
朱丽丽将职责深深融入每一次微笑问候、每一次奔波相助、每一次耐心调解中,以一腔赤诚、一脸笑容、两条双腿,在平凡的岗位上编织起一张充满温度的乡村治理网。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