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庆阳市以扛牢“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积极将信访工作融入全市社会工作大局,以一系列务实且有效的举措,推进全市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群众信访总量持续下降,信访秩序持续向好。
提高站位赋予信访工作新动能
该市把信访工作职能放在政治工作的首位来定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常态化批阅《信访动态》,协调化解重要信访问题;分管领导坚持“一岗双责”,各县(区)、各部门细化方案,推动措施落实落细。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长效机制,面对面听取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2024年以来,开展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信访接待日12场次,接待群众来访162批724人,协调化解信访事项153件。带动县(区)委、县(区)政府领导干部集中接访103场次,接待来访群众852批2564人次,随机接访下访1900多人次。对排查出的207件重复信访事项,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方式推动化解,已化解187件,化解率90.3%。
建章立制构建信访办理新框架
该市把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作为提升信访工作质效的基础性工作,组织编印了庆阳市信访工作法治化《业务标准》《清单汇编》《工作指南》和《接访手册》等6本业务资料,绘制了“路线图”“导引图”,确保申诉求决类信访事项严格按照“路线图”依法推进。优化信访事项工作流程,规范各类信访业务文书56种,实现了有章可循,使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
多元共治夯实基层治理新体系
坚持和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立足源头预防和减少信访矛盾,深入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积极探索“网格+信访”工作模式,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载体,动员新乡贤、“三老”和“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基层治理,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华池县访调对接“三步”化解法、正宁县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1358”工作模式、环县“四方联动”工作机制和西峰区“两室一线”信访矛盾调解工作方法等,得到了上级信访部门的充分肯定。
数字赋能畅通网上信访新渠道
该市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借助互联网力量,畅通网上信访、电话信访、政府网站政民互动平台、领导信箱等多元化渠道,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和解决问题,结合“八五”普法,持续推动《信访工作条例》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网上信访的功能作用、操作流程,有效纠正了群众“重访轻信”“重访轻网”的传统观念。目前,网上信访和来信访总量已占据全市信访总量的69%,基本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大提高了信访工作的效率,实现了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
各方联动打造信访协作新模式
该市积极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针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由市信访联席会议协调多部门联合调查、协商,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打通工作壁垒,市政府、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庆阳市“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判后释法、答疑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并与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建立信访协作机制的意见》,便于双方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在能够依法终结的信访事项上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市信访局联合市司法局印发了《加强行政复议与信访工作衔接配合的意见》,解决了涉行政复议信访事项入口和出口问题,涉行政复议信访投诉渠道更加顺畅。
同时,充分发挥通报、督办、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聚焦“应受理而不受理、应办理而不办理、应追责而不追责、应查处而不查处”开展通报、督办、考核,引导各级各部门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纠治“四应四不”问题上,努力实现“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