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范冬冬)今年以来,正宁县把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打好联动组合拳,创新“556”模式,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强化“5”项举措。一是强化教育关爱,开足开齐思想政治、道德法治等课程,常态化开展“315”分钟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活动,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大家访”机制,教育引导学生持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强化预防管理,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不断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家校双向沟通机制,常态化落实“护学岗”措施。三是强化干预警示,实行罪错未成年人动态管理,细化分类干预,落实公安、妇联、团委、乡镇等领导干部帮扶责任,“一人一策”加强关爱帮扶和教育转化,最大限度帮助其回归社会;四是强化打击震慑,持续开展中小学校园欺凌与暴力防范治理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校园欺凌问题及暴力事件“零报告”制度,切实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五是强化宣传引导,扎实开展校园安全、禁毒、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等涉未成年人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不断提升学生自我安全意识。
健全“5”项机制。健全动态排查机制、家校共育机制、预防联动机制、强制报告机制、责任追究机制。
压实“6”大责任。压实家庭保护责任、学校保护责任、社会保护责任、司法保护责任、政府保护责任等各方责任。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