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六尺巷工作法”解锁基层调解密码

发布时间:2024-12-06 09:28:09     来源:甘肃法治报

今年以来,镇原县始终把牢“维护基层稳定”这条主线,坚持“预防为主、排查为早、化解为快”的主基调,从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中解锁基层人民调解密码,不断总结其科学机理和法理支撑,复制推广至更多领域,充分发挥各级调解组织贴近群众、便民高效的优势,注重把“六尺巷工作法”融入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为做好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源头活水,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坚持党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县、乡两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例会分析、排查预警、包抓责任、“三调联动”、督查督办、责任追究等多种制度机制,定期讨论分析辖区纠纷发展态势、预防措施、工作方向,总结经验,提炼做法。

引导礼让和解 情理交融排忧解难

坚持将“枫桥经验”与“六尺巷工作法”相结合,总结形成了“126工作法”抓好“一项机制”(“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推行两种工作法(弘扬“枫桥经验”和“六尺巷工作法”)、落实“六项制度”(定期排查制度、会商研判制度、领导包案制度、挂牌督办和案件交办制度、督导检查制度、信息报告通报制度),抓住矛盾双方争论的焦点、把准双方利益的对立面、找到解决纠纷的突破口、寻求化解和解的最大公约数,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依法治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依托群众说事 多方会诊释法明理

依托乡、村换届联审工作,吸纳法律知识人员进入乡、村调委会担任调解员,全县现有各级人民调解员1144名。邀请“德高望重”的本地“和事佬”参与纠纷调处全过程,总结形成了上肖镇“一茶五心”、临泾镇“六强化六到位”、孟坝镇“树下说事”等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成功经验。

运用多元解事 联动调解汇聚合力

严格落实“民调、警调、诉调、访调”四调对接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司法行政干警、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基层法律服务者等各方力量,增强排查化解合力。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案件发生。今年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906件,成功调处2887件。

优化网格管事 精细管理提升效能

利用网格化管理,将人民调解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网格。目前已实现全县215个村、6个社区、19个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先后在县综治中心、城关镇、庙渠镇、太平镇等建立个人调解室5个。在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道路交通、婚姻家庭(妇联)、医疗等领域,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6个。

常抓群力防事 依法解决合法诉求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行业部门法律法规专项宣传工作。利用村(组)、社区微信和各类短视频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引导群众学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实现了人人有事找法,做事靠法的良好氛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席媛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