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擦亮红色品牌 全面提升普法实效

发布时间:2024-10-28 17:17:46     来源:法治甘肃网

去年以来,庆阳市法学会全面落实首席专家制度,目前全市共有法律咨询专家库共计170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106人,参与重大决策调研论证63人、出具法律意见65条,参与重大风险隐患化解专家59人、出具法律意见67条,参与重大矛盾纠纷化解专家54人、出具法律意见76条,参与重大信访件化解专家55人、出具法律意见48条。

庆阳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红色法治文化,积极参与主动创安创稳、基层社会治理、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重点工作,广泛开展“基层行”活动,使法学会成为平安庆阳、法治庆阳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色招牌”。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在我市“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挂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国、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列宁小学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打造“巧儿说法”品牌

群众普法实效全面提升

坚持把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这一东方经验作为法学会工作的主责主业,在充分运用“就地办案、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政法干警和网格员、调解员人人都是“马锡五”,个个都做实践者。

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法学会组织实施,推动全市法院、检察系统成立“马锡五”工作室59个,聘任“马锡五”式调解员109名,开展法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果园、进窑洞、进油区、进工地宣传活动4258场(次),法律咨询6.9万人次,完成诉前调解案件9875件,化解重大矛盾纠纷75起。

全市万人成讼率进入合理区间,“倒金字塔”局面彻底扭转。着眼提升“巧儿说法”品牌的法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积极推动“巧儿说法”商标国家认证,主导开发“巧儿说法”智慧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中枢平台,与市司法局联合组建全市“巧儿说法”百企律师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传94场(次)、法治体检524次,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咨询2万余人次,通过多层次、全方位法治宣传教育,广大群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基本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创新宣传平台

重点群体法治意识全面增强

坚持把参与解决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法学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主动衔接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选派有法学背景和工作经验的志愿者23名,组织陇东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法学专业学生54名和全市政法系统从事法律工作实务的政法干警68名,组建庆阳市“基层行”活动团队,聚焦预防治理未成人违法犯罪、打击治理养老诈骗、防范和治理邪教、扫黑除恶斗争和婚姻家庭矛盾化解、邻里纠纷调处等重点工作,针对青少年、流动人口、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群体,积极做好“上门式”“滴灌式”“点对点”“面对面”的精准化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深入学校、社区、广场、医馆、企业和娱乐场所、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分领域、分群体、分层次开展普法宣传,创编《彩礼风波》《“三”羊羊与金太郎之花羊羊养老诈骗记》《画皮——非遗皮影讲反诈》及《“南梁说唱”之扫黑除恶》等情景剧8部,组织“开学法治第一课”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活动1278场次,举办专题法治讲座4380场次。

融入主动创安创稳

重点领域矛盾化解全面覆盖

坚持把首席专家参与“四个重大”等法治实践活动作为法治宣传教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平台,主动融入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与党委政法委、综治中心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和专家会诊、共享机制,“一事一首席”“一事一专班”“一事一方案”,对接诉调、警调、访调工作需要,深入分析研判提出权威专业意见,组织首席专家领衔处置房地产领域重大矛盾纠纷和金融领域的疑难案件。

先后组织首席专家参与化解处置社会稳定现实风险108件、重大决策咨询论证24件、重点信访积案113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三条线”协同发力,组织首席专家围绕邻里纠纷、地界矛盾和婚恋家庭、赡养老人等突出问题,采取典型案例警示、以案释法释德方式深度参与乡村矛盾纠纷起底排查化解行动。今年以来,首席专家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473起,化解2411起,化解率97.49%。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责任编辑:李晓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