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水县板桥镇坚持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助推主动创稳走深走实为目标,通过提升实战阵地功能、完善实战运行机制,积极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使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高。
建强实战阵地 用好创稳“助推器”
该镇按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调剂办公用房7间140平方米,设置“一厅八室”,筹资7万元对办公室内部氛围进行优化和提升改善。全面落实庆阳市《关于攻坚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的实施意见》,配备综治中心主任1名,调整增加专职工作人员至3名,专门负责群众矛盾诉求受理处置、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录入等工作。
完善实战机制 夯实创稳“基本盘”
制发《板桥镇主动创稳行动实施方案》《板桥镇创建“五星级”综治中心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定期调度部署阶段性工作进展任务。健全综治中心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定期研判等工作制度12项,明确10个方面47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统一受理、分类调处”工作机制,落实“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闭环流程,提升了制度“筑稳”水平。
攻坚实战短板 守牢创稳“主阵地”
充分发挥乡镇综治中心“平台”作用,统筹派出所、司法所、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成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各方资源力量,开展“四亮”(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业绩)、“五比”(比服务群众态度、比政策掌握深度、比信息报送速度、比风险处置力度、比平台活跃强度)行动,全面推行“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办理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新乡贤等作用,打造“1+3+X”(即:党委政府主导,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参与,相关职能单位联动)调解模式,建立重点人员“红、橙、黄、蓝”四色分级预警机制,构建“动态化”服务管理模式,全力推动平安板桥建设、主动创稳取得阶段性成效。(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张永平 武海江)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