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畅通民意,回应关切,今年以来,镇原县太平镇枣林村深入开展主动创稳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诉调对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组建“小春说事室”,让群众话有地方说、苦有地方诉、理有地方讲、事有人去做,进一步夯实乡村善治基础。
说事室依托村综治中心组建,党总支部书记李小春兼任负责人,邀请老党员、老支书、乡贤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政策宣讲人、网格员等调解能手担任说事员,按需参与调处,帮助群众解决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等问题。
群众有呼声,村上必回应。“李红锁家的耕地回填土埂加高,每逢下大雨雨水就流到我家地里,耕地被淹下陷。”家住枣林村的湾湾自然村村民李继民向“小春说事室”反映道。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说事员第一时间入户核实情况进行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一致意见并回改水路,将矛盾纠纷消解于萌芽状态。
基层治理没有标准答案,但群众的满意度一定是一把衡量标尺。“我们村这个说事室很接地气,能用心听取群众的心声,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办事效率、调处成功率都很高。”前来咨询政策的群众李仲录说道。
据了解,该村通过采取村民说事、现场答事、乡贤议事、干部解事、问效结事、群众评事“六步工作法”,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宣传解释、讲理说法、协助办理分层分类高效处置。
“枣林村将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百姓生活的‘细枝末节’把‘小春说事室’打造成收集民意、听取建议、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应调尽调、源头化解。” 枣林村村支书李小春说。
今年以来,“小春说事室”已实实在在解决群众困难事、烦心事60余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8起,群众满意率达100%,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全年零上访。(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