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县把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平安建设的主要抓手,积极探索信息联享、矛盾联调、风险联防、重点联管、法治联宣“五联”工作机制,有效推进警调对接化解矛盾纠纷,有力夯实主动创稳根基。今年以来,全县以“五联”机制实现警调对接调处矛盾纠纷2092起,联动防范化解命案风险预警31件。
信息联享 渠道更畅通更及时
建立“第一时间互通+每月汇聚研判”信息联享机制,公安机关在网上巡查、网下处警、情报搜集过程中,发现影响平安建设的矛盾风险信息,第一时间以“电话告知+警情快报”的方式向同级综治中心共享,综治中心协调联动处置;综治中心在“雪亮工程”视频巡查、网格走访、矛盾化解、研判分析中,发现治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及有关案件线索和需要公安机关参与处置的隐患信息,第一时间告知辖区派出所,确保风险发现在早、掌握在先、处置在小。
矛盾联调 实现更有效更彻底
建立“双向告知+独立调解+联动调处”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打破工作壁垒,实现联动化解。公安机关接处警过程中遇到存在矛盾纠纷的警情,依法依规及时独立调解,无法调解或经调解仍存在风险隐患的矛盾纠纷警情,第一时间“电话+书面”告知同级综治中心联动调处;综治中心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发现有激化升级苗头可能引发案事件的,第一时间“电话+书面”告知公安机关,实现警民联动防范控制。对于公安机关告知的矛盾纠纷,综治中心发挥“吹哨报到”作用,及时组织公安、司法行政、职能部门、乡村干部、社会组织等合力攻坚。对多次合力调处不成功或当事人确实不愿意调处的,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跟进回访协议履行,推动依法解决问题,切实解决“注重达成形式和解、忽视内心积怨化解”问题。
风险联防 实现多维度更全面
建立“常态+季度+集中”矛盾风险排查化解机制,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全方位、多维度防范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及时将高风险矛盾录入命案风险智能预警系统,落实化解管控,跟进解决问题。综治中心与派出所跟踪掌握动态,牢牢把握风险管控的主动权。每季度综治中心组织网格民警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参与矛盾纠纷相对突出的村民小组群众会议,一线防范化解突出矛盾风险。重要节点、敏感时期,乡镇综治中心与派出所工作联动,集中开展治安清查,同时排查梳理已调处和未调处矛盾纠纷,跟进化解稳控高风险矛盾。
重点联管 实现管理更到位
建立“公安列管+部门监管+乡镇主管+综治协管”的联管机制,公安机关全面列管重点人员,职能部门立足职能重点监管,乡镇属地管理各类重点人员,综治中心协调落实各项措施,定期不定期与公安机关、行业职能部门对接,实时掌握影响社会安定的各类重点人员情况,动态调整困难帮扶、心理疏导、思想教育等“一人一策”服务管理措施。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和综治中心联动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发现“三失一偏”人员,及时互通信息,研判风险等级,根据属地管理、职能定位、风险等级等因素靠实服务管理责任,落实服务管理措施,做到不失管、不漏管。
法治联宣 更全面更精准
建立“常态宣传+制度宣传+精细宣传”的法律法规联动宣传机制,严格落实“谁普法谁宣传”责任制,通过“网上+网下”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八五”普法“十进”活动,做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切实把法律法规送到百姓身边。创新把县直107个支部划分为16个党建联盟,发动在职党员进村、进社区开展服务。政法委牵头政法系统党建联盟活动,建立每月一个主题的法治宣传制度,逐月由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综治中心、律师事务所分别承担,组织政法干警、法律工作者深入村组、社区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为基层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支撑。(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石磊)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