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感动,没想到当地政府这么重视我们的事情,为了让我们能拿回工资,你们辛苦了几天,非常感谢!”9月11日晚,来自四川省籍务工人员代表戴某某向合水县信访局工作人员感激地说。
9月6日,戴某某等31名务工人员向合水县信访局反映,今年3月他们与某劳务公司签订用工合同,由于劳务公司管理不善等原因,在工资结算时用工双方对工程核算发生争议,致使发生劳务纠纷。
合水县信访局接访后,立即汇报县分管领导,成立了由副县长任组长,交通局、人社局、信访局、合水县板桥镇、公安局等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镇司法所、镇派出所等单位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联合工作组,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该信访事项会商把脉,并到工程项目部现场办公,向相关责任人和信访人问询情况。在双方意见差距过大的情况下,由县交通局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工程量现场测量,在联合工作组的见证下,工程项目部、劳务公司、工人代表三方对测量过程和结果进行了签字确认,并将评估报告确定的人工费作为调解的基本依据。
在第三方公司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工作组召集镇司法所、工程项目部、劳务公司、农民工代表进行了现场调解。劳务公司和信访人代表虽然对第三方评估的人工费都认可,但双方对造成返工和误工的原因各执一词,差距过大。工作组抱着迅速处理问题的态度,分头对当事人和劳务公司做思想工作,要求各方拿出账务依据,现场算账比对,做好一切后续各项费用的协商处理工作。
本着“合法、合规、合理、合情”的原则,在评估报告人工费的基础上,工作组化繁就简,快刀乱麻,责令双方做出重大让步,经过连续7个小时的反复协调,项目部、劳务公司同意再增加70000元作为返工和误工损失,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至此,相关部门经过连续4天的工作,信访问题最终得到妥善处理,用速度温度力度赢得了群众的满意。
近年来,合水县信访局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心用情为信访群众排忧解难,扎实推动信访问题的高效化解,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