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贾说事点”说点“百姓事”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贾主任,楼上卫生间漏水漏到我家里了,怎么办?”
“贾主任,邻居养的狗经常半夜狂吠,影响了我休息,你出面处理一下。”
……
在张掖市甘州区北街街道办东湖社区东湖小区院内的“老贾说事点”,经常可以看到老贾和居民群众围坐一起,时而讲道理、时而讲政策讲法规,双方当事人来时红着脸,走时喜笑颜开。
贾宝宁(右一)与社区居民拉家常,掌握社情民意(2022年8月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宋舒捷 摄
今年以来,张掖市甘州区北街街道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举措,在东湖社区中心地带东湖小区建立“老贾说事点”,搭建了群众身边的“稳压器”“灭火器”,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把矛盾解决在了萌芽、化解在了基层。
建在居民小区的“说事点”
东湖社区有常住居民6000多人,群众居住相对集中,却被围墙分割成多个“三无”小区,居民反映问题很不方便。
今年,借助东湖社区“东湖片区”城市更新行动集中连片改造项目,甘州区以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东湖小区为中心,拆除了周边6栋“三无”楼院分界围墙,拆掉了1栋老旧楼房、20多间平房和19处车库、锅炉房等,使东湖社区基本上成为一个“无围墙”社区。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北街街道办在东湖小区院内建立了说事点,并以在东湖社区工作了20余年的居委会副主任贾宝宁的姓氏命名为“老贾说事点”。
由于经常和居民群众打交道,在社区居民眼里,贾宝宁是值得托付的贴心人和公道人,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贾”。“东湖社区就是我的家,社区居民都是我的家人,能为他们解决烦恼就是我最大的价值。”在贾宝宁看来,要让“老贾说事点”成为居民群众的“娘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有地方说事、有对象“诉苦”。
当好化解矛盾的“和事佬”
“已经是第三次了,这次化粪池堵塞更为严重,污水又倒灌到地下室,气味刺鼻难闻……”2022年4月20日一大早,居住在东湖社区山丹煤矿楼的尹文秀和几名业主急匆匆来到“老贾说事点”反映情况。
“走,咱们快去看看。”贾宝宁立即跟随几名业主前往现场,查看情况。
贾宝宁了解到,山丹煤矿楼化粪池堵塞的问题之前两次解决后都因治标不治本,持续时间不长就“旧病复发”了。为了找准“病根”,贾宝宁专程到甘州区环保局寻求专业人员帮助查找原因。专业人员查看后告诉贾宝宁,因山丹煤矿楼属老旧小区,化粪池管道内流体物质经年累月慢慢地附着在管道壁或管道自身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逐渐变细等多种原因,致使管道时不时发生堵塞。
找到原因后,贾宝宁又召集业主代表、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协商解决办法。经过众人商议,由街道联系区环保局环境科工作人员指导,社区找专业人士清理,业主代表负责收取清理所需费用。解决方案商定后,贾宝宁和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向业主解释说明,得到大家同意后,收取了费用,及时清理了化粪池和管道,解决了这一让业主头疼的问题。
由于对待矛盾纠纷不回避、不敷衍,解决问题用真心、用真情,贾宝宁深受群众喜欢。“老贾说事点”综合运用“情、理、法”等多种手段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了“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网格、矛盾不上交”。截至今年9月,通过“老贾说事点”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30余件。
撑起百姓说事的“一片天”
因为贾宝宁居住在东湖小区,又在东湖社区工作了几十年,居民群众有事都喜欢找他。
2022年6月15日,东湖社区万嘉小区居民付某到“老贾说事点”反映,其3月份卖给袁某的拖拉机尾款18300元一直推诿不还,几次都联系不上,请老贾帮助协调处理。
贾宝宁看过他们签订的买卖合同后,答应帮忙联系欠款人协商解决。几经周折,贾宝宁联系到袁某后,多次沟通,弄清楚他迟迟不愿给付尾款的原因后,反复做思想工作,打消了袁某心中的顾虑,如数付清了尾款,圆满解决了这起买卖合同纠纷。
大到社区发展、小区建设的意见建议,小到楼道堆放垃圾、楼上住户影响楼下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居民群众都要到“老贾说事点”找老贾“说说”。老贾和工作人员总是耐心倾听,对居民群众反映的社情民意、所需所盼,不管大小都装在心里,认真记录、分类梳理,然后通过“百姓说”“集中议”“用心办”“民主评”“定期查”等方式及时协调处理,答复办理结果,让群众反映的各类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而且,“老贾说事点”还推行每月20日为群众集中说事日,目前已集中说事6期40余件,协调解决40件,其余正在解决中;参与说事人数达200余人次。
现如今,在“老贾说事点”,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大到房屋拆迁、土地纠纷,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都能在这里“说一说、讲个理”。“别看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对我们来说却是解决了大问题,方便了生活。”像东湖社区居民李先生一样,大家一致认为“老贾说事点”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