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临泽“一核三端四化”闭环管理模式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朱泽林 周乐帮
近年来,临泽县创新推出“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前中后三端管理、推行五员五步五级调解考评”的“一核三端四化”闭环管理模式,全力推动资源下沉、治理提效、服务提质,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形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临泽样板。
一个核心强引领
临泽县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推动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
推行“党建+群众自治”,健全“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网格体系,定人、定格、定责,让支部建在网格、力量下沉一线、党员直联群众。推行“党建+乡风文明”,打造“敬比赛夸、评花赛花”“晒被子·比孝心”等活动载体,让村民“道德自己评、民风自己树、行为自己管”。推行“党建+平安建设”,有效整合基层治理的组织资源和社会力量,规范建设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探索推行“一村一警一员一顾问”机制,推动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着力建强社会稳定压舱石。推行“党建+便民服务”,聚焦五星级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改造升级党群服务中心,整合便民服务事项,落实村干部值班值守、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诉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端”管理提质效
前端快速感知。临泽县聚焦解决群众生产生活诉求收集、解决、回应等环节衔接不紧密,回访、问效、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难题,紧扣“让群众愿意说、有渠道说”这一关键,以镇村干部为主体,建强各行业领域民事代理、“全岗通”工作者和网格员队伍,主动下沉,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实现群众的诉求有人收集、有渠道反映。
中端及时调解。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诉求,建设集矛盾调处、心理咨询、社会治理为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汇总群众反映、干部摸排、平台反馈等渠道收集问题,梳理形成诉求清单,明确承接主体,进行精准交办,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办理、限时结案,实现诉求“一站式”化解、“一条龙”服务、“一张网”调度。
末端有效反馈。围绕提升群众生产生活品质,建立办理事项“回访问效”制度,明确“谁办理、谁负责、谁反馈”责任,健全群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着力构建群众参与、监督、评判、满不满意让群众说了算的反馈机制,定期开展“村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让群众成为诉求解决的监督者、评判者、推动者,及时公示评改成效,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推动形成管理闭环,不断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四化”机制解纷争
建强五支队伍,精准化收集群众诉求。临泽县坚持治理重心下沉,着力建强网格员、党员中心户、人民调解员、便民服务代办员、志愿者五支队伍,推动资源、服务真正下沉到每个网格,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至目前,已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120名、评选挂牌党员中心户877个、综治(法治)中心户4776户、选聘人民调解员1074名、便民服务代办员76名、组建城乡志愿服务组织268个志愿者32551名。
完善五步流程,精细化解决群众诉求。完善主动收集诉求、梳理分析转办、五级限时化解、定期回访问效、强化督办整改的五步闭环管理流程,对内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治安问题和群众诉求全量排查、梳理汇总、分析研判、转办交办。及时回访已化解处置的纠纷隐患问题,跟踪掌握化解处置效果及落实情况,巩固提升化解处置质效。
限时五级调处,多元化调解群众纠纷。推行“五纵十横”大调解体系,横向建立涉农、婚姻家庭纠纷等10个行业调解委员会,纵向建立县、镇、村(社区)、网格长、网格员五级诉求调解网络,通过“五级”限时调解,确保矛盾纠纷经过五级、在7个工作日内得到有效化解。今年以来,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78起,调成率达99%以上。
实施五级考评,高效化回应群众期盼。建立健全事项办理质量评价标准和五级考评机制,网格员对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即办即结即评,村(社区)综治中心每周召开工作例会点评,镇综治中心每半月进行通报,县综治中心通过“一网考”对网格员月度排名,县平安办采取“日常考核、实地考评、清单考量”三考融合模式进行年度考核,常态化开展“亮、评、改”活动,以亮促评、以评促改,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解决群众诉求长效化”。今年以来,累计办理便民服务事项32129件,群众满意率达99.45%。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