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治除隐患 综合监管保安全
——甘州区推行道安办实体化运行模式初显成效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通讯员 朱泽林
2021年以来,张掖市甘州区按照“政府统筹、部门联动、控紧源头、规范通行、社会共治、稳妥推进”的工作原则,率先推行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机制,通过建机制、夯基础、除隐患、抓共治等综合措施,坚决守住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底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重点整治电动车突出违法问题
“我的电动车手续齐全!”近日,甘州区党寨镇电动车所有人杨学虎说,自从按要求悬挂备案识别编码牌后,驾驶电动车可以放心大胆地上路行驶了。
今年以来,甘州区道安委办公室紧盯电动三、四轮车安全问题治理,统筹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将整治抓手向“村社”“小区”延伸,确保全区电动三、四轮车专项整治“无短板”,整体有效推进。
截至6月底,甘州区道安委办公室积极协调交警部门采取设置集中挂牌服务点和到乡镇集中挂牌的方法,共为2693辆电动四轮车免费登记备案并悬挂备案识别编码牌,查处非法改装三、四轮车商户1家,责令58辆改装车辆恢复原状,查扣电动四轮车351辆,警告教育1500余人,集中组织学习238人,核发摩托车驾驶证12893本。
排查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甘州区道安委办公室深入各乡镇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隐患整改督办通知,按照既定要求督促完成隐患整治。主动与乡镇交警中队、交管站衔接,通过逐村、逐进行督查,如期完成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违法未处理等重点隐患车辆清零目标任务。
同时,全面开展全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针对辖区在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及时向施工方下发隐患督办函,要求制定问题隐患整改解决方案,确保路段往来车辆有序通行,从源头上防范和避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隐患路段90处减速带设置;18处临水临河、急弯陡坡等路侧险要路段,逐一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实现警告标志、减速带、路侧护栏“三必上”;18处平交路口,逐一组织整改,实现警告标志、道路标线、减速带、警示桩、交通信号灯“五必上”,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整治任务全面完成。
督促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责任
现如今,在甘州区各乡镇,乡镇交警中队民警和交管站劝导员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进行交通安全劝导的场面随处可见。“这为农村娃娃上下学拉起了一条‘安全线’。”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校长靳国银点赞道。
记者了解到,甘州区道安委办公室通过进一步夯实“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农村交通管理工作机制,深入乡镇、街道专题调研、督查检查,督促各乡镇落实农村交管站机构设置、经费保障和人员配备,确保“两站一室”规范化运行。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车辆和驾驶人信息核查力度,着力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科学管理水平。
此外,还严格落实“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相关要求,通过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全力扩大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群众知晓率。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