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瞄准“微治理” 撑起“大平安”

发布时间:2022-06-25 19:19:10     来源:法治甘肃网

张掖:瞄准“微治理” 撑起“大平安”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特约记者 汤栋国  通讯员 朱泽林

今年以来,张掖市把夯实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要素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全力以赴保稳定、强治理、优服务、惠民生,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张掖、法治张掖建设。

建强微网格  带动大平安

着力加强全科全要素网格建设,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网格力量,打造以网格长负责制为核心、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功能整合的“全科网格”7452个,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有效发挥基层网格作用,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等重点,充分应用“信息化建设平台”政法(综治)分平台,纵深推进“网格化”分区治理、“铁脚板”排查化解、“大数据”分析研判的“网格化+铁脚板+大数据”方式,全力推动平安张掖建设行稳致远。

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前端哨卡作用,全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管理系统和综治E通手机终端实战化应用,常态开展巡查巡逻,及时发现上报事件,流转解决矛盾纠纷,确保矛盾纠纷不出“网”、问题不上交。大力夯实基层网格工作力量,配备网格员7510名、专职社会工作者479名,采用网络培训、以赛带训、岗位比武等多种方式加强网格员能力建设,基层网格运行效率和工作效能大幅提升。

整合微数据  撬动大治理

强化立体防控建设,建设智慧安防小区287个,组建市县专业化应急处突队伍7支462人,通过屯警街面、动中备勤、高峰勤务、武装联勤、视频执勤,全面构建起天、地、人相结合的立体化、智能化、信息化、实战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因地因需创新“十户联防”、红色物业、志愿服务队等联防自治、群防群治队伍,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治安巡查、安全防控、法制宣传教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依托张掖政法大数据中心和各专业情报信息平台,聚合单一事件为基层治理数据海洋,动态发布平安指数,监测预警治安形势,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的精准性、有效性。全面推进“平安五小工程”,平安单位、平安村(社区)、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创建率超90%以上 。

做实微服务  推动大民生

深入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实战化运行,聚焦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社会保障、合同诈骗等热点难点矛盾纠纷,有效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诉前调解,尽最大可能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处置在未发。

大力创新基层治理模式,聚焦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矛盾纠纷调处、便民利民服务、群众参与等方面,创新形成了高台县“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处,甘州区“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山丹县“五治三团评议”等基层治理创新做法,全市治安警情数量年均减少859件,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

积极推动政法干警服务基层,围绕乡村振兴、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重点工作,创新“三官一师一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人民调解员)进村入户、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诉讼服务等形式,全面开展上门送法、流动法庭、指尖调解、在线讲法等便民服务,基本实现“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水平,节约司法资源,让群众在家门口学法、用法、表达诉求,稳稳托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