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急难愁盼” 实现“案结事了”
——张掖五措并举推动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化解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通讯员 朱泽林 邢晓雨
去年以来,张掖市委政法委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执法监督年度工作的重点,在充分认识全市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形势的前提下,“接、息、减、控、化”五措并举,凝聚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工作合力,涉诉信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涉诉信访形势日趋平稳,维护了司法权威,解决了信访问题,推动了息诉罢访,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拓宽渠道“接”访
张掖市、县两级政法单位依托官方网站,开通网上信访,引导当事人直接上网反映问题,减少群众“访累”,实现数字化录入转办,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引导案件当事人多来信、少来访。今年以来,市级政法单位受理网上信访、电话访案件占来访总量的23.34%。
与此同时,政法各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正常信访秩序,为有序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依法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创造了良好环境。全市政法单位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了信访渠道单一、狭窄的问题。
找准症结“息”访
全市政法单位始终坚持依法解决实际问题与依法处理违法行为两手抓,不论是哪一类信访事项、什么性质的上访行为,都按照依法解决问题与依法处理违法行为并重的原则进行处理。
张掖市委政法委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集中攻坚化解、举报平台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评查化解等专项行动;市、县两级政法单位从转变作风入手,把压实工作责任作为涉诉涉法重点案件攻坚化解的重要抓手,压实包案领导、问题属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以责任落实推动问题化解,集中清理了一批涉法涉诉信访积案。
案件评查“减”访
作为倒逼案件质量提升的“助推器”,张掖市不断改进案件质量评查工作,通过对案件办理情况开展个人自评、单位评查、与其他市州交叉评查、党委政法委集中评查、重点案件评查等方式,查找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努力发挥案件评查在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评查结果的转化运用,使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的效用真正落到了实处,从源头上减少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发生。
同时,利用好网络公开平台,推进阳光司法,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把能够公开的事项一律公开,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当事人的诉讼权,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和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发生。通过提升工作中各环节的透明度,让当事人知悉并理解案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进展程度,稳定当事人对诉讼进程以及时限的心理预期。
执法检查“控”访
为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强化党委政法委对政法单位执法工作的党内监督职能,促进政法各单位严格、规范、公正、廉洁执法司法,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张掖市委政法委成立了由执法督查科和政法各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监督检查工作组,深入政法各单位涉法涉诉信访接访窗口(室),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各政法单位纪律作风、工作效能、窗口单位和信访工作人员文明接待服务群众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对整改情况跟踪督办,确保了整改措施落实到实处、问题整改见到实效。
司法救助“化”访
为落实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张掖市利用多元方式化解涉诉信访矛盾,发挥社会救济的作用,对因涉法涉诉导致生活困难的,结合国家司法救助,有效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涉诉信访问题,让当事人感受司法的人文关怀,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帮助涉法涉诉信访当事人渡过生活难关。2021年,全市共发放国家司法救助资金245.4万元,涉及救助53案56人。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