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推进县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体化运行
为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今年以来,张掖市牢牢抓住县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这个 “牛鼻子”,对山丹县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建设运行、甘州区推进“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工作机制和其他县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的经验做法深入调研,并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安吉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入推动县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不断夯实市域社会治理基础。
把握总体要求 统一建设规范
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建设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坚持依法公正、高效便民,整合优化社会资源,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发挥多元调解优势,健全实战运行机制,打造符合治理规律、具有张掖特色的“矛盾纠纷调解平台”,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
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整合纪委监委、党委政法委、信访、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综合执法、民政、教育、住建、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入驻,统一设立群众诉求接待大厅(窗口)和心理咨询室、综合调解室、法律援助服务室、视频会议室、智慧调解平台等“一厅四室一平台”。
明确功能定位 完善工作流程
张掖市确定要把县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成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社会治理事件处置、社会风险研判三个平台,为群众提供接访、诉讼、调解、劳动监察仲裁、行政复议和公共法律等服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中心及时感知、快速响应,并通过汇集社会治理信息和数据,及时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工作流程上,中心实行“一个窗口”无差别受理群众各类事项、“一站式”现场调处化解受理的矛盾纠纷、“一条龙”跟踪督办落实,对已经调处的矛盾纠纷,及时回访防止反复。对暂未调解完毕的,及时跟踪问效,确保限时办结。
健全工作制度 完善运行机制
县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统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辖区内矛盾纠纷风险形势,协调解决重要事项。同时,不断健全完善联动联调制度、情况报告制度、督查回访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等制度。
在运行机制上,中心逐步完善诉调对接、三调联动、各方协作三大机制,对县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受理的矛盾纠纷先行调处,调处成功的依程序给予司法确认;对调处不成功的,返回诉讼服务中心进行立案,法院配备专业审判团队审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调解过程中,突出强化中心的统筹协调功能,充分运用平安建设考评奖惩机制,督促中心进驻力量、专业性行业调解组织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做好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督促指导乡镇、村社调解委员会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归口负责”及“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在县域内形成层层负责、上下协同、各方协作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今年上半年,各县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联动乡镇、村社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2662件,化解2635件,限定时间内化解率达98.9%。(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何明霞)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