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山丹县政法系统始终锚定“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丹、法治山丹”目标,织密安全防线、夯实治理根基、锻造政法铁军,纵深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政法答卷。山丹县先后获评“全国信访三无县”“全省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示范县”“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等殊荣。
主动创稳提质效 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
于城市而言,平安是发展的基石;于群众而言,平安是幸福的保障。山丹县始终将主动创稳作为政法工作的重要抓手,构建起权责清晰的责任体系,以底线思维守护群众安宁。
针对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山丹县精准发力,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溺水护安全”“养老保险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组建专兼职心理辅导队伍,实现心理疏导全覆盖。
“五年来,全县政法系统创新举措,持续擦亮了‘平安山丹’金名片,让人民群众感到更平安、更幸福。”山丹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苏军介绍,“十四五”期间,山丹县深入推进涉稳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万多件,化解率高达98.7%,为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扫清障碍。同时,全面建成“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全县重点区域公共视频无死角覆盖。
基层治理焕新机 打造共治共享“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山丹县坚持“四下基层”与“枫桥经验”深度融合,以“四个实战化”建设为载体,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创稳”转型,激活治理“神经末梢”
创新调解机制是破解纠纷难题的关键。该县推行诉调、访调、警调“三调对接”,将“四级七天”调解法从农村拓展至社区及各行业,激活“平安细胞工程”治理效能,建立“1+5+N”多元解纷体系,整合12345、12315等平台资源,实现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县建成8个个人品牌调解室,选聘4名“金牌调解员”,574名专兼职调解员组成“调解专家库”,退休法官、乡贤等力量下沉一线,优质调解案件占比超90%。
山丹县持续深化网格化管理,225个“全科网格”配备345名专兼职网格员。县综治中心建立情报“日报告、日研判”制度,依托“陇情e通”“丹城小管家”等平台,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法治服务暖人心 搭建便民利民“连心桥”
“十四五”期间,山丹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创新“线上推送+线下讲解”模式,开展“法律八进”“普法赶集”等活动80余场次,培育“法律明白人”924名、“学法用法示范户”89户,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全面推行“三官一师一员”驻网格机制,27名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县法院、看守所等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实行律师工作日值班制,五年来解答咨询1200余人次。8个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专家下沉”,提供精准法治支持,配合“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行政执法更加规范,依托信用中国平台公示执法信息8.4万条,“三项制度”全面落地,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政法铁军强作风 淬炼忠诚担当“硬脊梁”
“铸忠诚警魂”“以案明纪”、警示教育……山丹县始终将政法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典型引领、祛腐健肌、素质锤炼,推动政法队伍作风持续转变。
全县政法各部门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利用政治轮训、“政法夜校”“法治大讲堂”等学习载体,组织全警开展政治理论大学习与岗位大练兵活动,坚持从优待警和从严治警相结合,出台从优待警措施21条,激励引领干警实干立身、争先出彩,选树省、市级政法楷模4名,英模7名,18名干警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围绕重点工作任务,政法各部门主动扛起“主战”责任,强势推进命案防控治理、“祁连1号”“祁连2号”专项行动、“陇原风暴・山丹利剑”专项执行等系列行动,以实际行动彰显政法担当,用法治力量守护群众安宁。
山丹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复明表示,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全县政法系统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不断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丹、法治山丹,护航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高伟)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