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委政法委为高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5-11-17 10:51:02     来源:甘肃法治报

奏响主动创稳“平安协奏曲”

——甘州区委政法委为高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权晓燕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阵地,其安全稳定是区域平安建设的“压舱石”。今年以来,甘州区委政法委立足“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能定位,以破解校地治理壁垒为突破口,以“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为导向,联动政法各单位、职能部门与辖区高校同向发力,推动主动创稳从“碎片化应对”向“系统化治理”转变,为辖区河西学院近2万名师生筑牢了安全可靠的育人环境。

师生有事不用跑,服务主动送上门

  针对以往高校治理中“校内管不了、校外管不到”的痛点,甘州区委政法委率先牵头搭建三级联动体系,让校地力量从“各干各”变为“一起干”。

  甘州区组建“1+1”专项专班,以区委政法委牵头+河西学院分管负责人的形式,定期召开风险研判会。今年下半年以来,累计会商校园周边交通、学生纠纷等重点问题3次,确保政策落地、问题解决“不打折扣”。

  甘州区推动治理资源“双向嵌入”,将高校纳入属地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参照中小学标准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河西学院两个院区全部设立标准化校园警务室,6名民警常态化驻校办公;同步整合校园网格与社区网格,建立“高校—街道—社区”三级信息共享库,累计流转外卖盗窃、设施隐患等线索20条,处置效率提升60%。

  为了打通沟通渠道“最后一公里”,甘州区在高校设立“安全服务中心”,由学校各个部门常驻坐班,常态化开展“面对面”接访,真正实现“师生有事不用跑,服务主动送上门”。

小事不出楼栋 大事不出校园

  甘州区坚持把“防风险”作为重点任务,以清单化、项目化推动问题从“被动处置”向“主动清零”转变。在重点区域排查上,组建“政法干警+高校安保+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检查组,聚焦宿舍用电安全、消防通道畅通等关键环节,开展“拉网式+穿透式”排查,累计发现实训设备老化、应急指示灯损坏等隐患10余处,建立“隐患—责任—整改”三张清单,目前已全部整改销号。

  在校园周边整治上,针对师生反映强烈的“南门商圈人车混行、外卖车乱穿”问题,协调交警部门增设隔离护栏、优化交通标识;联合市场监管、运管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查处无资质外卖点、非法营运“黑车”辆,规范商户经营行为20余起。

  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创新“警校联调+学生参与”模式,联合河西学院法学院成立调解工作室,吸纳法学专业学生担任“辅助调解员”,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实战培训。今年以来,成功化解宿舍矛盾、消费纠纷、学业纠纷等60余起,调解成功率99%,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校园”。

让高校主动创稳有“力度”更有“温度”

  甘州区依托政法资源优势,从技术、法治、队伍三方面发力,让主动创稳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数字赋能筑“智慧防线”。甘州区指导高校升级“智慧安防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预警,实现风险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

  法治护航强“安全意识”。甘州区组织法治副校长、检察官、法官、民警开展“开学第一课”“反诈进校园”“禁毒宣传周”等活动30余场次,结合高校高发的“刷单诈骗”“培训贷陷阱”“帮信罪”等案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覆盖师生5万余人次。

  队伍提能固“防控底盘”。甘州区联合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开展校园安保人员“实战化培训”,围绕应急处突、消防操作、矛盾劝导等内容开展3期集训,组织警校联合演练2次。

  甘州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高校主动创稳及“校地协同”机制,重点推进“校园网格与社区网格数据互通”工程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主动创稳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让平安底色更浓、育人环境更优,为高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