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任书记,要不是您帮忙协调,我的损失可就大了!”近日,陕西省绥德县的高某带着一面锦旗,满脸笑意地来到民乐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向调解员任绪宽表达诚挚的感谢。
任绪宽曾在村干部岗位上默默奉献十余年,离任后依旧热情不减,秉持着“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心”的信念,成为民乐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老书记调解室”的调解员。邻里闹矛盾、有磕碰,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大家也都爱找他出主意、评评理。
“邻里间的误会、借贷纠纷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得用些土办法,关键是要用心用情。咱得及时帮群众解决困难、疏导情绪、化解矛盾。”这是“老书记调解室”另一位离任村支书记汤如洪常挂在嘴边的话。
汤如洪在调解工作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先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让他们把心里的委屈和不满都倾诉出来,在倾听中梳理出事情全貌和矛盾焦点;接着,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为当事人分析利弊,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同时,注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用真诚和关爱打动当事人,让他们从心底愿意接受调解。
在“老书记调解室”,像任绪宽、汤如洪这样的离任村支书记还有不少,他们被聘任为调解员,完成从村支书记到调解员的身份转变。他们坚守在调解一线,用智慧和热忱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成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近年来,民乐县积极创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机制,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各类人民调解组织。目前,已建成县镇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216个,其中包括19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1个镇(社管委)调委会、172个村调委会和14个社区调委会,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遍布城乡、扎根基层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老书记调解室’可不只是普通的调解场所,它是连接党心和民心的重要桥梁。老书记们凭借丰富经验和‘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民乐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负责人介绍。
在日常工作中,“老书记调解室”与网格、村紧密联动,老书记们采用“上门问诊法”,带着诚挚的态度,耐心倾听百姓心声,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为推进主动创稳工作注入“银发力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少伟 张多芬)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