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张掖创新方法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发布时间:2025-01-14 16:39:46     来源:法治甘肃网

2024年以来,张掖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纠纷集中领域,前移调解阵地,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全面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筑牢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

统筹多方力量 凝聚合力“加”动能

配优网格力量。按照“1+4+X+N”模式配备网格工作力量,择优选聘专职网格员1807名,选聘人民调解员6100人,配备其他网格辅助人员5825人。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前哨”作用,每天巡查走访网格,排查各类安全隐患,调处矛盾纠纷。

配强调解力量。深入开展“三官一师”进网格活动,选派1100名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进网入格,与300多名基层综治干部、6000多名调解员、5000多名网格治理辅助力量,组建形成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的第一方阵,对一些“疑难杂症”类的矛盾纠纷及早预警介入,通过“三调对接”工作机制合力开展化解。

强化能力提升。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岗位能手,采取“集中培训+专题培训+重点指导”的方式,对网格员、调解员队伍进行培训。去年以来,6县区和65个乡镇(街道)创新青蓝帮教、末位表态、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累计开展培训400余场次。

强化智慧赋能 高效办理“减”距离

深化智治支撑。深入推进平安张掖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升级改造,打通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公安警综平台、人民信访平台、法院诉前调解平台等平台链路,探索推行“12345+网格”联动办理机制,实现了“12345”平台矛盾纠纷类工单扁平化调处、网格内安全隐患事项无缝派单受理、“12345”热线“被动接”与网格员“主动查”高效贯通衔接。

强化预警研判。系统构建市、县、乡三级平安信息工作体系,每日逐级上报辖区平安信息,每月对矛盾纠纷、安全隐患、舆情动态进行分析研判,形成平安形势分析研判报告,全面分析平安形势,精准指出问题短板进行预警提示。

优化便民服务。整合“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代办、免证办”五大便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零跑动”。推进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创新推出办事指南“码”上看,24小时“不打烊”服务绿色通道,实现更多事项预约办、延时办、帮代办、全程网办。截至目前,网上可办率达100%,“指尖上的服务”更便民。

发挥多元联动 应调尽调“乘”效应

“警调联动”持续深化。公安局、各公安派出所和各级综治中心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将非警情类矛盾纠纷全量推送各级综治中心,综治中心通过“柔性”调解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前端。去年以来,公安派出所与综治中心联合调处的矛盾纠纷10675件,调处成功10273件,调处成功率达93%。

“访调联动”持续放大。进一步优化完善一窗受理、快速处置、分类流转等工作流程,对线下排查、“12345”线上反映、信访接待受理和各级信访部门交办(转办)的问题矛盾,综治中心运用矛盾纠纷“四级七天”等调解法解决群众诉求,达成调解协议。

“诉调联动”持续完善。构建责任明确、流程科学的“诉调对接”工作体系,通过“诉调对接”流转,将适宜诉前调解的民商事纠纷流转至各级综治中心全力化解,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去年以来,诉前调解分流至综治中心26396件,调解成功17234件,调解成功率69.36%。

聚焦工作重点 攻坚克难“除”隐患

严防命案风险隐患。紧盯恋爱、婚姻、邻里、经济、医患等易引发命案矛盾纠纷,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行动。去年以来,全市共预警管控命案风险835条,所有预警事项均未发生现实命案。

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制定下发《张掖市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目标抓重点”“1654”工作措施》,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网络、政府“六位一体”保护责任体系,配备法治副校长487名,全面落实“3、1、5分钟”日常法治教育,校园安防“4个100%”全覆盖。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邱丹丹)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