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社区的“隐形卫士”,在宣传防范、调解纠纷、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协助派出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共同维护辖区安全稳定。他们,就是民乐县穿蓝马甲的社区义警。
巡逻防控的“治安员”
“晚饭后出门散步时,总能看到派出所民警带着一些穿蓝马甲的义警在这里巡逻,心里真觉得踏实、安全。”近日,在民乐县北区公园散步的胡女士向正在巡逻的队伍竖起了大拇指。
11月2日23时许,义警队员在辖区巡逻时,发现惠泽园小区内停放着一辆未拔钥匙的电动车,义警队员迅速联系派出所值守人员。后经值班民警查询公共视频,迅速联系上了车主梁先生,梁先生对民警及义警表示感谢。
派出所警力有限,但群众力量无限。在民辅警与义警的联袂搭档下,群众的安全感也越来越高,治安面貌明显改善。
基层治理的“调解员”
义警来自于群众,也服务于群众。他们除了在“人熟、地熟、情况熟”等方面发挥优势外,还发挥着“千里眼、顺风耳、小帮手”的作用,全方位助力矛盾纠纷调解、文明城市创建、护航校园安全等基层治理服务。
10月下旬,刘先生在驿都世纪新城租了一间房子,因家庭原因想退租,并要求房东退还押金,房东不予退还,双方就此多次发生争执。该线索由辖区义警摸排上报后,民警与社区义警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并握手言和。
民乐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依托警格联动,将义警队伍进行网格划分,合理分布,共同协助辖区民警守护安宁。
法治进程的“宣传员”
近年来,电诈案件层出不穷,花样不断,为让反诈宣传取得明显成效,城关派出所组织义警在“敲门行动”中入户宣传,依托网格微信群推送警方反诈知识。同时,主动创新宣传方式,精心准备宣传素材,通过滚动播放法治宣传微视频、组织观看反诈电影的形式,在辖区内开展反诈宣传、普法宣传30余场次。
11月2日,义警陈先生跟随民警到思源学校开展禁毒宣传时,向孩子们普及了一种“上头电子烟”的新型毒品,并耐心细致地为他们答疑解惑。当看到孩子们从震惊到疑惑的表情,到最后坚决向毒品说“不”时,他由衷地感受到了当义警的价值。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刘尚品)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