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法治护航职能 保障生态环境建设
张掖市甘州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 范天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基层政法机关,我们要结合甘州实际,充分发挥部门能动作用,强化法治保障,全力以赴推动生态甘州、美丽甘州建设,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奋力谱写甘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创造更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提高站位、主动作为,明确政法部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任务。全区政法部门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认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现实紧迫性,找准服务地方绿色发展的切入点,全力投身法治保障生态建设工作,努力建设天更蓝、水更绿、地更净、空气更洁净的宜居宜游新甘州。要立足职能,组织干警加大走访排查力度,与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乡镇(街道)密切沟通联系,按职责分工制定任务清单,进一步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建立政法部门保护生态环境责任制,实施定点管理和“菜单式”精准服务,帮助解决污染环境问题。要增强工作前瞻性,在有条件的蔬菜生产基地、工业企业连片区、肉牛养殖区,探索建立政法单位驻点站,安排政法干部就近协调污水排放、乱停乱放问题,开展公益诉讼,用政法力量护航生产发展。
分工负责、严密监管,提升政法部门保护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要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干部与社区工作人员结成对子,全面清理包抓楼院卫生死角,不断净化楼院环境卫生。区法院要牢牢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找准环境保护审判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组成专业性强的审判团队,坚持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司法保护,强化事后恢复性司法的综合应用。区检察院要主动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积极推进河长制、林长制落实落细,围绕黑河流域湿地保护,督促属地乡镇政府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四级联动”的巡护管理体系,充分彰显检察力量,担负起保护黑河湿地生态保护的重任。市公安局甘州分局要加大道路巡逻管控力度,依法整治抛、洒、滴、漏交通乱象,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禁止鸣笛标志,有效预防和减少噪声污染问题。
秉公执法、利剑高悬,保持政法部门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声势。区委政法委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重大土地纠纷、疑难复杂案件,做好区级层面的协同联动工作。区法院要依托成立的环境资源审判合议庭,构建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区检察院要依法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强化林木资源监管力度,切实维护甘州区域内河湖、林地生态环境安全。市公安局甘州分局要坚持多警种发力,组织森警、治安、刑侦部门加大案件调查取证、查处侦破力度,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面深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宣传、创新服务,拓宽政法部门保护生态环境的覆盖领域。推动生态环境建设重在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政法单位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舆论造势、安全监管、服务管理等工作,为构建共建共治格局做出最大贡献。要组织开展案件审理旁听活动,以发生的典型案例为警示教育素材,引导公民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爱护环境,坚决与破坏环境的人和事作斗争。要构建“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多元化协作”的补植复绿模式,全力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扎实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实现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检察监督无缝对接。要依托城乡社区警务室,加强对林地、牧场、农场周边区域的治安巡逻和安全防范,向广大群众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指导行业部门健全完善内部安全管理设施制度,不断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