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全力推动首席工作和基层行活动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4-10-28 17:08:12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年来,张掖市法学会坚持以服务平安张掖、法治张掖建设为主线,以开展“首席工作”“双百”“基层行活动”法治实践为主责,创新理念抓谋划、完善措施抓落实,全市法学会工作年年有新进步。2023年全省法学会工作年度考核排名第二,甘州区法学会被中国法学会列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联系点。

严格把好“四个关口” 以系统思维谋篇布局推动落实

高位谋划,把好“部署关”。按照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的思路,实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三个纳入”(即:纳入全市政法工作年度工作要点、纳入市委政法委员会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平安张掖建设暨全市主动创稳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具体安排部署,市委政法委员会会议专题研究,市法学会先后下发《年度工作要点》《任务分解方案》等文件细化量化,压紧压实县区党委政法委、法学会及各方责任,确保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有序推进、走深走实。

择优组库,把好“选人关”。建立健全首席专家遴选机制,实行专家库动态管理,组建乡镇一级法律咨询专家库,进一步扩大了市、县、乡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目前全市共聘任法律咨询专家383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70人,法律咨询专家313人),市、县、乡三级首席专家根据具体事项实行交叉互用。

全域布点,把好“建设关”。制定下发《张掖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建设指导意见》及“工作指引”,从站点成员构成、场地建设、制度机制、作用发挥等10个方面统一规范建设标准,全市依托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以融合嵌入方式建设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暨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为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建设质量,市上研究配套“以奖代补”制度机制,设立10万元奖补基金,对合格达标且规范化运行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按2000元至5000元的标准逐一区别化给予经费补助。目前,全市基本实现市、县、乡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暨基层服务站点“全覆盖”。

 一线督导,把好“质效关”。市法学会主要领导靠前指挥、逢会必讲,3次深入县区、乡镇街道实地调研督导,推动工作落实。成立由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任组长,市法学会专职秘书长任副组长的工作协调指导组,上半年,先后对28个乡镇、18个街道及社区进行指导督导调研,一批基层单位在建设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得到现场解决。

积极参与“四个重大” 以全局思维深化法治实践

“用心”参与重大党政决策。拓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六诊”模式,以“听诊”方式应邀列席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28次,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科学依法决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重大公共利益和保障重大民生问题等提出法律咨询意见建议48条。积极投身地方立法工作,先后有11名首席专家参与了《张掖市和美乡村促进条例(草案)》《张掖市地下水管理(草案)》等地方性法律法规的立法咨询,提出意见建议114条。

“用智”参与重大风险防控。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参与市(县区)委书记、市(县区)长“每月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1次,围绕党委政府解决停车难、冬季供暖、养老服务、12345热线“接诉即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难点复杂问题,配合完成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8次,提出法律咨询意见建议116条。

“用情”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聚焦基层治理中较为突出的情感婚姻、劳资合同、土地权属、民间借贷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响应“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为相关部门单位调处化解重大矛盾纠纷把脉会诊,开出“良方”。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有164名专家参与化解矛盾纠纷568件。其间,形成了甘州区、山丹县“首席+三官一师+志愿者”的“双+”解纷等工作模式。

“用力”参与重大信访积案化解。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组织召开破解执行类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攻坚行动动员会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案件集中评查会议,邀请11名市、县区两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全市22件重大涉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开展集中评查,出具法律意见48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2名专家参与重大信访积案化解125件,提出法律意见建议共计186条。

做深做实“四类服务” 以创新思维扬优聚势提质增效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张掖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服务主动创稳行动。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法学会会员融入“三官一师”(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进网格活动,围绕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维稳形势研判等做好“结合文章”,充分发挥首席专家在主动创稳中的“智囊团”作用,进一步突显了法治权威性。今年以来,全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调处民生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6个,化解率达100%。高台县利用社区党建共建机制,将辖区内的政法单位、行政执法单位和律师事务所等法律资源吸收融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参与基层治理,东苑社区等基层单位连续多年保持信访案件“零发生”

 服务营商环境建设。结合政法系统“千警助千企”法治护航行动,针对张掖市玉米制种、文化旅游、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基地建设等特色优势产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成立法律咨询服务工作专班,开展“法治体检”,对规上企业的法务人员给予业务指导,为企业法人提供具有权威性的法律咨询建议。年内,市、县区开展企业“法治体检”116家,出具法律意见149条,帮助企业解决涉法问题72个,依法调处涉企矛盾纠纷101件,挽回经济损失3600余万元。肃南县、民乐县首席专家针对本县矿山企业偏远、交通不便等实际,采取“电话听诊”与“个性巡诊”相结合,主动入企纾困解忧,被企业亲切地称之为“法律贴心人”。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聚焦中国法学会确定的“双百”和“青年基层行”两个法学工作品牌,将年轻法律咨询专家吸纳到张掖市青年普法志愿者团队,使团队志愿服务工作力量从最初的13人壮大到目前的80多人,并通过挂靠方式联系到各乡镇、街道及社区,助力基层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现场法律咨询及宣传活动226场次。临泽等县抓住乡镇赶集日“送法下乡”,收到群众一致好评。

服务地方法学研究。借助《张掖法学》季刊平台,广泛发动法律咨询专家积极参与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实践调研,将工作中的经验收获总结提炼成理论成果,为提升法治张掖建设水平汇智添力。截至目前,市法学会从收集整理的法律咨询专家理论文章中,向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推介43篇、第四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推介8篇、第十二届“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推介51篇、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论坛”推介34篇,一批年轻优秀的法学人才逐渐脱颖而出。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责任编辑:李晓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