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四个实战运行 夯实主动创稳底板
——张掖多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周乐帮
今年以来,张掖市各级综治中心坚持以“主动创稳”为主线,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诉调对接、网格管理、信息平台“四个实战化”运行,全面筑牢主动创稳基层底板,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以规范运行促实战 综治中心运行质效双升
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在坚持“六有八化”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县区实际和工作需要,创新设立农村产业片区联合综治中心,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站)、诉调对接中心(站)、民情接待中心(站),综治中心建设标准进一步提升。
目前,全市6个县区综治中心、67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90%的村(社区)综治中心全部实现了规范化建设。农村地区结合乡村产业发展,联合相邻村社建立高台县黑泉镇辣椒产业、甘州区设施农业等产业片区综治中心4个。
健全完善各级综治中心运行机制,制定实施张掖市《关于全面推进各级综治中心“模块化”实战运行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扁平化指挥调度、精准化研判预警、高效化问题处置、常态化推进落实、规范化考核评价五项机制,加强对各级综治中心的常态化联系、调度,推动形成了各级综治中心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
以示范引领促实战 诉调对接机制全域推行
坚持将诉调对接工作纳入年度政法工作重点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先后多次下沉县区、乡镇调研督导,针对诉调对接、诉源治理、矛盾纠纷多元调处等工作多次批示要求,强力推动诉调对接工作落地见效。
强化示范引领,在山丹县、甘州区试点实验、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省委政法委等5部门《关于全面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推进诉源治理的实施意见》,加强与法院系统、司法行政系统的会商沟通,各项工作推进有力,得到了省委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综治中心统筹诉调对接工作法在全省推广。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系统向各级综治中心和其他调解组织流转案件和矛盾纠纷6000余件。
以明责履责促实战 网格管理服务扩面升级
全面落实《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重新划分编码网格1807个,创新1+4+X+N模式配备网格工作力量,按照“村两委班子和专职网格员一肩挑”原则选聘专职网格员1807名,配备“三官一师”1100名(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直派党员联系户一万多人,配备其他网格辅助人员5825人。
各村、社区和专属网格通过挂牌张贴、社情民意二维码等,全覆盖公示网格进驻人员信息,方便群众找人办事、反映诉求。深入开展“三官一师”进网格活动,推动政法专业力量下沉网格、服务进驻网格,联动其他网格力量,创新订单式、菜单式、联动式等服务,全面加强网格治安巡逻防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形成了甘州区“四长包片”机制(公检法司一把手包抓片区),山丹县“三官一师一员”(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和网格员)服务团队,临泽县律师、网格员(调解员)、村(社区)和基层司法所“三联动”网格服务机制等一批基层特色做法。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法系统累计下沉网格开展普法宣传82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68场次。
以深度应用促实战 信息平台支撑强劲有力
扎实推动平台联通、数据融通,启动“雪亮工程”平台提升改造工程,全力推动平台建设升规提质、应用拓展深化。坚持情报信息先行,全面推广使用陇情E通网格化管理平台和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的“前端触角”作用,每天巡查走访网格,排查化解安全隐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着力加强情报数据分析研判,建立社会治理信息日报告、月分析制度,对各县区工作绩效、平安稳定情况、重大矛盾纠纷处置情况以及重点工作进行全量分析、综合研判、预警提示,社会治理大数据辅助决策、智辅治理的作用有效发挥。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