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丹县委政法委坚持以思路理念、策略方法创新,带动工作措施、工作成效创优,积极念好主动创稳行动“三字经”,不断提升多元解纷“满意度”,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抓实见效。
“三级平台”指挥调度
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着力强化指挥调度,提升矛盾纠纷调解能力水平。县级层面整合行业调解组织、人民陪审员、律师等专家力量和公共法律服务、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等资源,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进行统一指挥、调度、分流,以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的方式,全链条闭环化解矛盾纠纷;乡(镇)层面选派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坐诊”,提供窗口化、中转式服务,对矛盾纠纷开展咨询、指引、分流和部分案件的直接调解;村(社区)持续开展平安景区、平安家庭等“平安细胞”创建,组织实施化解小纠纷、整治小隐患、办理小案件、解决小问题、服务小需求等基层平安“五小工程”,力争做到排查登记100%、解决问题100%。
“三调联动”畅通渠道
健全完善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运行机制,整合优化社会资源,及时搭建调处平台,积极大胆探索实践,搭建多元化解新平台,构建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畅通运行,强化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联动,推动调解组织及人民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畅通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渠道;强化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对接联动,出台行政调解办法,畅通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参与渠道。
“三官一律”专业解纷
充分发挥法官、检察官、律师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健全“行调、访调、诉调、检调、联调”多元对接机制,199名“三官一师一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人民调解员)、1500名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在基层一线常态化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力打造“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揽子化解”的全链条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格局。
“三团融合”激发活力
建立起覆盖全县111个村和12个社区的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推动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机制,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整合驻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县直部门单位等力量,组建政策法规、免费巡回义诊、法律援助等“百事服务团”165支,采取定期集中服务、定点上门服务方式,及时回应群众需求,义务提供贴心服务;对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由“百姓参政团”充分协商讨论,向上级党委政府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目前,“百事服务团”开展服务活动1300多场次,帮办实事好事260多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百姓参政团”参与各类协商讨论300多场次,参议村(社区)办公场所建设、道路硬化等项目180多项。(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李涛)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