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施肥”助力市场主体拔节生长
——酒泉市优化营商环境为稳经济促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曾桐瑶
今年前三季度,酒泉市生产总值增长5.6%,高于全国、全省2.6和1.5个百分点,连续九个季度获得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或进步奖。在2021年、2022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酒泉市实现“两连优”……
今年以来,酒泉市坚持稳经济必须稳市场主体,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企业纾困的良方,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及时出台保障政策措施,为全市稳经济促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增“温度” 打造政务服务“一站式”
酒泉市以高质量的政务服务回应人民群众期盼,推进市直43个部门全部入驻市级政务大厅,并刻制行政审批专用章,132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围绕“最多跑一次”,主动“删繁就简”,全市平均跑动次数0.02次,承诺时限压缩90.51%,即办件率83.52%。不断再造服务流程,集成全市通办的“一件事”69个,为企业登记、发票申领等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突出技术赋能,在全省率先实现数字政府新版政务服务能力平台的割接上线运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纵向贯通国家、省、市、县、乡、村,横向联通市级各部门覆盖格局。
政务服务“暖心”,群众才会“点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试运行以来,共受理工单147775件,办结率99.23%,群众满意率96.77%。
加“力度” 破除企业“中梗阻”
酒泉市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减税、电价、就业、土地等政策协同发力,不断为营商环境“浇水施肥”,助力市场主体拔节生长。
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累计争取到位转移支付131.84亿元,减税降费达到42.47亿元,享受“欠费不停供”政策的企业达3368户,涉及金额716.9万元,向各银行业推送并成功对接企业389家,投放信贷80.29亿元,为611户企业或商户减免租金896.11万元,为2613户纳税人减征车辆购置税1626万元,为4196户参保单位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132万元,惠及参保职工8.16万人。
截至10月底,全市组织推荐19396家企业注册入驻“信易贷”平台,累计145家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64笔36.95亿元,入驻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全力以赴降低用地成本,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累计签订“标准地”协议31宗6049.8亩。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达14.3万户,注册资金2844亿元。
重服务 串起项目保障“一条龙”
酒泉市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政策措施为抓手,制定出台《酒泉市助企纾困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实行“一人一企一策”包抓责任制,常态化服务联系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帮助1389家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打通惠企政策措施落实“最后一公里”,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持续实施项目落地“管家式”服务。
在市县两级政务大厅派驻招商引资项目“代办专员”,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到竣工验收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管家式”精准服务,用情暖商留商,代办各类事项1800余次。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