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平安酒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酒泉市平安建设工作巡礼

发布时间:2022-09-02 07:56:07     来源:甘肃法制报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平安酒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酒泉市平安建设工作巡礼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10年前外面放的货架、摩托车第二天指不定就不见了,现在好了,放在外面好几个月都还好好的。”在酒泉市彩虹桥市场经商的黄先生对当地的社会治安赞叹有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的十八大以来,酒泉市始终把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来抓,10年来,酒泉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平安酒泉。

秋日的酒泉北大河风情线。(2021年9月(15958967)-20220902075045

秋日的酒泉北大河风情线(2021年9月18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摄

  10 年来,酒泉市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市(州)”。2020年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批试点城市。2021年被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授牌命名为 “平安中国示范市”。

平安是老百姓感受到的实在

  “为老百姓打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干事环境,是每一位政法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平安建设不是挂在嘴上留在纸上的一句空话,平安建设是要让老百姓能切切实实感受到的实在和安心!”酒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徐志强如是说。

  让老百姓能切切实实感受到的实在和安心——酒泉确实做到了。不论是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还是在夜色阑珊的深夜,不论是返乡的本地人还是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在踏入酒泉的一刹那,总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平安、有序和安全。即便是在凌晨两三点钟,走在酒泉最僻静最深沉的小巷,行人的脚步总是从容,内心一点也不会变得慌乱。

  10年来,酒泉市始终树立“大发展的前提是大平安,大平安定会促进大发展新时代”的科学理念,坚持严打与防范并举的方针,先后建成“六张防控网络”,完善“六项工作机制”,强化“五项保障措施”,大力推行“武警巡点、交警巡线、民警巡面、网格员巡片、群众自防”的“四巡一防”治安防控模式,科学配置“五支主要力量”和“五支辅助力量”,全力打造街面巡控、城乡联控、单位守控、居民自控、视频监控、网络防控的“六网合一”的全天候、多层次酒泉立体化社会治理防控网络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平安是老百姓脸上的笑靥

  “想不到我60万元的欠款,在肃州区广厦社区‘一厅五室’工作人员的联合调解下,两天就解决了!”近日,拿到欠款的周先生高兴地对记者说。2020年,朋友因公司资金周转需要,向他借了60万元,当时碍于情面也没有打借条,说好了年底还,但后来要了几次都不还。无奈之下,周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社区寻求帮助,没想到让他一筹莫展的问题竟然很快就解决了!

  “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是大事的根,小事处置好了自然就不会有大事发生,社会也就平安了。”酒泉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龚德平认为。

  10年来,酒泉市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高效整合全市综治中心、网格中心、矛调中心等资源,坚持“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则,整合法、检、公、司等相关部门,提供“一站式”集中服务,畅通和规范群众表达诉求、保障权益的通道,把不稳定隐患和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提升群众对平安酒泉的获得感满意度。

平安是老百姓心头的温存

  “感谢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对我这么多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要不然我这个老婆子都不知该怎么生活了!”肃州区金泉路社区75岁的独居老人谢大妈说,她曾几次产生放弃生活的念头,都是社区的网格长救了她,还时常给她送衣送饭,陪她聊天看病,让她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做人的尊严。

  “平安不仅是老百姓的安全,更是让每一位群众都活得有尊严有盼头,内心充满阳光和希望。”酒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祁永峰表示。

  “妈妈唠嗑”队、“和事佬”协会、邻里“帮帮团”“老娘舅说事团”“马背便民服务队”……10年来,酒泉市扎实推进网格化精细管理和基层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共建共享大平安建设模式,大力倡导“一县(区)一品”平安创建活动,积极引导社区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全天候下沉网格,全覆盖细化入户排查、全周期防范化解风险、全方位服务群众。用微服务筑牢大平安,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逐年提升。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