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肃州模式” ——来自“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区”的报道

发布时间:2022-07-08 07:36:05     来源:法治甘肃网

社会治理的“肃州模式”

——来自“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区”的报道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何明霞

市域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生活。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对标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坚持治理重心下移、突出创新驱动,以“党建红”引领“网格蓝”,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网格长制新模式,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径。2021年肃州区荣获“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区”称号,该区城市服务管理片区长制和社会治理网格长制“两长制融合”模式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书写了全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肃州经验”。

红色物业

让居民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全过程

走进肃州区官北沟社区,“红管家”服务驿站、幸福邻里议事室、红色记忆展厅、红色故事讲堂等服务室一应俱全。

像这样的网格微服务品牌在肃州区遍地开花。

“一切工作党建引领、一切困难党建破题。”这是肃州区在探索市域现代化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重大成果。

今年以来,肃州区全面开展打造“红色物业”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活动,全面加强党组织对物业公司和业委会的领导,将党的触角向物业、业主委员会延伸,以“居民全覆盖、管理无盲区、服务零距离”的新服务理念,以栋为轴心、以网为辐射打造“红色楼栋红管家”品牌,自上而下引申出一条红色服务闭环管理直线,连接基层组织,服务民生百态。

现如今,在肃州区各居民小区里,楼栋“红管家”亮身份、亮职责、亮联系方式的“三亮”公示牌随处可见,党员楼栋“红管家”岗位、职责和联系方式全部公开。

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机制,社区70%“两委”成员、网格长兼任业主委员会或自管委员会成员,40%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自管委员会中的党员担任网格党组织兼职委员,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工作要求,在物业公司建矛调中心,在居民中建协商议事会,组建改选业主委员会。对全区所有小区楼院、办公场所、商超市场等区域,开展包括组织建设、脏乱差治理、物业矛盾纠纷调处等内容的六大项41小项物业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全区物业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物业费收缴周增长率达到4.48%,和谐宜居小区楼院不断涌现,“红色物业”治理落实见效。

四网融合

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率

2021年以来,肃州区治安案件千人发案率、刑事案件千人发案率、诉讼案件万人成讼率和信访总量逐步下降。

这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数字,这是肃州区在全省率先提出探索将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工作职能、人员力量与网格长制优势互补的“四网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带来的直观效果,一步到位解决基层治理力量不足、治理程度不强的问题,彰显了治理由“堵”到“疏”的民本情怀。

为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网格长化工作,肃州区公安分局按照“社区主导、警网融合、全警参与”机制,将102名警力全部抽调出来下沉网格,每周五天全天候、零距离配合开展社会治安管控,使网格管理更加完善,信息流转更加灵敏,风险处置更加到位。区法院、检察院开展法网融创和检网融合,每周安排干警定期下沉网格开展矛盾排查化解、巡回审判、法治宣传、民生维权、依法行政、公共利益维护等工作,以法治手段推动解决社会治理难题。区司法局将21名人民调解员下沉网格,与网格长普法联动,充分调动网格长参与矛盾纠纷调处积极性,为网格长下发矛盾纠纷调处专项补助资金12.96万元,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率。

252名民辅警、检察官、法官和专业律师从专业角度协助网格长调处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有效解决了网格长排查矛盾不全面、化解矛盾能力不足的问题。政法各单位力量向基层的有效延伸,不仅助推了各政法单位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更有力推动了全区社会治安持续平稳向好。据统计,2021年至今,肃州区各社区累计化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3.6万余起,整治各类问题隐患2.35万起,化解和整治率均达98%以上。

“网格蓝”

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力量

“党建引领心怀信仰,群众的呼声就是方向,脚步丈量每寸土地,汗水洒遍田间街巷,网格蓝闪耀辉煌……”这首在肃州各社区时刻传唱的网格蓝之歌,是网格员成为群众最信任、依靠、知心的总管家的真实描写。

肃州区以建设新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按照“规模适度、无缝覆盖、便民利民、相对固定”的网格化管理思路,在空间上、在实践中“排兵布阵”,使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在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中不断成型。

肃州区创新实施社会治理网格长制,农村按照镇、村、组三级,城市按照社区、楼院二级划分网格治理体系,全区共划分网格1176个。网格长由636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担任,通过强化培训、建章立制等措施,成为专业从事基层社会治理的队伍,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力量。

 通过建立网格管理群、住户群等方式,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管理服务网络。网格长通过巡查、化解、管控等方式,及时反映、解决相关问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