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融合”增强群众幸福感
——肃州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走笔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儿女都在外地上班,几个月都见不到面,你们对我的照顾就好像亲人一样……”近日,家住酒泉市肃州区金泉路社区的谢大妈对网格长嘘寒问暖的关怀夸赞不停。
谢大妈的夸赞,不仅是对网格长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直观反映。近年来,肃州区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百姓放在首位,通过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润心、自治为基‘四治融合’,强服务、补短板、求突破,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肃州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段平说。
“高”站位突出政治引领
肃州区确定“创建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工作目标,将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区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工作汇报制度和政法委员管理考核制度,进一步压实乡镇(街道)属地责任、主要领导第一责任、政法委员直接责任、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行业部门协同责任,构建聚力攻坚、齐抓共建、责任明晰的创建格局。
各乡镇街道始终坚持“一切工作党建引领,一切困难党建破题”,不断规范和加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片区党小组建设,把基层党建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同时,将社区、居民、机关单位、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和自管委员会中的党员纳入到基层党组织,通过主题党日、共驻共建等工作机制,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服务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树标杆、作表率、走前列。
“硬”举措强化法治保障
肃州区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基层治理。充分发挥政法力量,创新推进警网融合、法网融创、检网融合、司网并融“四网融合”工作举措,建立“法律佑万家”工作群,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巡回审判、法治宣传、民生维权、依法行政、公共利益维护、为民服务等工作,以法治手段推动解决社会治理难题。
全区在乡镇、社区、单位、学校等建成硬件完善、软件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平安法治示范点17个,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和谐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开通法治直播间、视频号等普法新平台,依托网格住户群建立“法律佑万家”普法宣传群,充分利用网格普法小喇叭宣传媒介,坚持打造“法律大讲堂”“法律课堂”等集中性宣传平台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取得了良好成效。
“抓”落点推动德治教化
肃州区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全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2个、实践站143个。
利用“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以身边的好人楷模和典型事迹教育人、鼓舞人,潜移默化向广大群众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
充分发挥乡村“五老”、乡规民约、社会公约、生活礼俗的作用,有效引导群众规范行为、平息矛盾纠纷,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道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表彰奖励见义勇为人员28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素质全面提升。
“活”机制构建自治体系
肃州区创新推行社会治理“网格长制”,配备专职网格长636名,全部实行专职化管理,设立指挥中心,通过信息平台统一调度,一揽子解决市政维护、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物业管理、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在全省率先设立“社区学院”,对乡镇、社区干部和网格长进行系统轮训,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志愿者招募注册行动,集中开展特殊人群服务、青少年辅导、文化素养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实现精细化管理社会、多元化服务群众。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