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服务”凝聚牧区治理合力
——肃北县党城湾镇马场村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马场村是肃北县党城湾镇一个集农业、牧业为一体的城郊村。近年来,马场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盯“小网格也能办大事”的目标,积极发挥网格作用,开展便民服务活动,通过“1+4”服务模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打造了一支口碑好、服务强的“马背便民服务队”,在为分散居住和四季轮牧的牧民群众化解矛盾、提供服务、促进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马场村以组为网,分为四个网格,由村党支部带领,村“两委”成员、党员、乡贤、综治员、网格员、青年志愿者或致富带头人等组成服务队,通过四个网格平台,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利用村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通过开展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宣传党的最新政治理论成果、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等,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
针对牧区山大沟深、通讯不畅的问题,马场村积极开展“送温暖、送服务、送政策、送法律,化矛盾”的“四送一化”便民服务活动。在抓绒剪毛、结羔育羔等牧忙时节,“马背便民服务队”深入牧区帮助牧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每逢狼群、棕熊危害到牧民群众羊群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与公安、应急部门对接,开展驱赶行动,切实解决牧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由于牧区群众居住分散、流动性大,马场村进蒙古包举办“听书记讲理论政策”“听乡贤讲德”“听典型讲先进”“听致富能人讲经验”等教育活动,引导牧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马场村以各项群团活动和那达慕、赛马、赛骆驼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为平台,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了好事大家一起乐,困难一起齐心解决的良好和谐乡风。通过发放双语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形式,向牧民群众现场解疑释惑法律法规知识,引导牧民群众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形成了“学法、用法、遵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如今的马场村乡风文明和谐,百姓安居乐业,实现了“党风带民风促村风”的新局面,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创建无邪教示范村”、“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肃北牧区实际的乡村治理之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