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创新推行“双员联动、四网融治”机制 多元赋能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4-12-26 16:52:31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刘丽莉)今年以来,玉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四个实战化”为支撑,创新推行“双员联动、四网融治”工作机制,不断整合各类资源,多元赋能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原地,消灭在源头。

强化网格管理

筑牢主动创稳“前置防线”

  玉门市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服务居民群众精准化管理,以开展“结网行动”为抓手,以网格为单位,整合水、电、医等各类资源力量,将全市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全量纳入网格管理范畴,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全科网格,着力将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的基层治理触角延伸至网格末端。

  创新制定《玉门市“双员联动、四网融治”工作方案》,吸纳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386人,组建移动网格员队伍,将“双员”(专职网格员、移动网格员)作为发现问题的移动探头,建立“移动网格员报线索+专职网格员核查+政法相关部门跟办”的“双员联动、四网融治”工作模式。

聚焦诉源治理

擦亮定分止争“金字招牌”

  玉门市坚持关口前移,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建立“诉调、警调、访调、检调”为主的“四调对接”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模式,形成矛盾化解合力,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

  完善诉调对接,充分运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形式,通过坚持“调解优先、速裁支撑、诉讼兜底”,采取“小事”马上调、“大事”吹哨调、“难事”联动调,确保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到位。

  注重源头防范,将全市170个网格471名网格力量与48个警务区98名警务力量融合,实现“警格”与“网格”无缝衔接,明确警调对接范围,切实做到矛盾纠纷由“事后调”向“事前防”,由“事找我”到“我找事”的方向转变。

  健全完善“访调对接”机制,坚持初访事项优先调解,信访与调解窗口联合接待、联合调处,对适合调解的信访问题,建立信访积案“星级”化解制度,努力实现信访积案“清仓见底”。

  制定《检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检察院派员(1名)常驻中心,对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等刑事案件中民事赔偿部分及时对接并优先进行调解处理,切实做好调解“后半篇文章”。

创新智慧赋能

畅通群众诉求“一网通管”

  玉门市积极优化升级智能化社会治理信息化服务系统,先后投入经费60万元,通过不断整合优势数据资源,创新智慧管理,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网通管”。

  将“四网融治”“四调对接”、群众信访平台等各项涉及社会治理的信息系统全面嵌入“活力网格系统”,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大数据汇集能力。通过数据及时研判社会治安形势,精准预警提示,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开发建设推广“活力网格”微信小程序,群众将发现的问题在“活力网格”微信小程序中进行反映,形成“线上反映问题、受理矛盾,线下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良性互动,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到“双向奔赴”,实现了网上服务与基层社会管理深度融合,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