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擦亮“首席”品牌 服务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28 17:12:55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酒泉市立足基层、因地制宜、借势借力,扎实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落实,打造出酒泉法学会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品牌亮点。

坚持强基固本

在规范建设上狠下功夫

基础工作扎实有效。酒泉市委高度重视法学会建设,市委编委会专门研究设立县(市、区)法学会,增加市法学会人员编制。全市7个县(市、区)全部设立法学会,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县两级法学会机构、编制、职务、人员全部到位,工作热情高涨。

制度机制规范有序。研究制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工作规则和工作指南,明确规范了“首席”制度落实的实现路径、工作任务、议事规则、权利义务、评估方法,推进“首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专家队伍选育有方。把政治过硬作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首要条件,细化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道德操守等4项衡量标准,确保每一位专家都政治过硬、信念坚定。全市123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党员110名,占到90%。按照建强管用、能担重任的基本要求和“三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原则,从现有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人大立法顾问等专家库中优选,又有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大学法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推荐法学教授,全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涉及法学专家(高级教师、法学研究人员)、律师、政法业务骨干三方面力量,涵盖民法、刑法、民诉法、刑诉法、经济法、行政法等领域,形成高标准的专家智库体系。建立全程管理、年度考核、动态退出等3项机制,建立保守秘密、禁止牟利、执业回避等6项行为规范,推动专家主动作为、廉洁从业。

重点任务推进有力。根据中国法学会关于加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相关要求,依托综治中心、诉前调解中心、基层法院、公安派出所等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站,建成敦煌市七里镇、黄渠镇,肃州区综治中心、金泉路社区等基层服务站点24个,打造了潘虹工作室等个人金牌调解工作室10个。

聚焦实战实用

在法治实践上凸显优势

紧紧围绕“四个重大”做文章,当好“三大员”,积极服务地方法治实践、社会治理创新、矛盾纠纷调处和复杂疑难案件办理。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认真贯彻关于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法治宣讲的工作要求,以“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为抓手,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运用典型案例进行释法,在开展“宪法宣传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法治宣传活动中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不断提高群众法治素养。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共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900人次,开展普法活动27场次。

当好高质量发展护航员。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制定、重要事项决策及地方立法等工作,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新能源、现代化工和重大交通项目等开展可行性论证并提供法律咨询,先后对《市属企业整合重组工作方案》、党河水峡口水库工程、巨化新材料、S10通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参与《酒泉市电动车管理条例》《酒泉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论证及立法咨询;参与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出具书面审查意见8件。同时,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与工业、农业、商业等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协作机制,采取现场或远程方式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劳动用工、环保、安全生产法律风险评估20余次。

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用“首席”工作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投身到主动创稳行动中来,主动加强与司法、信访等部门对接沟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联合调处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劳动保障、工伤认定、物业管理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提供调处意见,制定化解方案,全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共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50件、重大信访积案化解16件,出具法律意见书140份,干部群众满意率达98.2%,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注重品牌打造

在典型培树上主动作为

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突出服务群众需求导向,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肃州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度大、矛盾纠纷多,探索了“首席+N”模式,实行“法学会派单、首席接单”机制,采取“日常坐诊、预约就诊、个性寻诊、电话听诊、定点义诊、集体会诊”的“六诊”工作法,参与重大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肃州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何瑞坚持能动司法理念,解决企业在法治领域的“急难愁盼”,带领团队化解一起涉企债务矛盾纠纷,涉及金额480万元。

玉门市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将铁人精神融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中,在玉门市综治中心设置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联络站,创新窗口前台受理、综治中心分流派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接单调解的“前店后厂式”模式,打造了“铁人说事室”“罐罐茶室”等调解阵地10个,擦亮了“玉事好商量”调解品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已成为玉门市矛盾纠纷调研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敦煌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法学会立足区域特色深挖敦煌法学富矿,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围绕国家政治安全、城市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开展理论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瓜州县创新打造“首席带班+专家入驻”工作模式,县法学会每周四指定1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1名法律咨询专家入驻县综治中心联络站“坐堂问诊”,开展“面对面会诊”。

肃北县结合少数民族牧区特点,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打造了“上门流动调解”“马背上送学”“蒙古包讲学”“奶茶议事会”“散书记工作室”等一批工作品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已在民族地区开花结果。

(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责任编辑:李晓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