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非常感谢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这么快解决了我们的医患纠纷,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玉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医患纠纷引发的信访案件,有效化解了矛盾隐患,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今年以来,玉门市坚持“信访事项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按时处理到位”的原则,通过玉门市活力网格管理系统与市信访局数据共享,大力推进“访调对接”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构建联动机制 规范调解程序
“想不到短短几天时间,综治中心帮我们解决了取暖问题,真心为你们点赞!”今年6月,市民张某因供暖问题与物业公司和热力公司产生信访问题,市综治中心根据“访调对接”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人民调解员、专业律师分析研判组织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
玉门市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全面整合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调解、法院诉调对接、群众来访接待等多中心一体化运行,整合入驻法、检、公、司、人社、信访等13个部门48名工作人员,设置法院立案、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等17个常驻窗口,承担20项工作职责,实现涉法涉诉、群众信访和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处”,构建起“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新格局,按照“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的要求,对照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引导图”和“路线图”,将信访事项依次导入相应程序,切实推动信访事项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处理到位。
强化科技赋能 提高化解质效
2024年7月,市民王某通过网上信访投诉反映,由于某企业施工铺设供热管道,将其工厂水管挖断,致使工厂不能正常开工,综治中心通过活力网格信息系统将该网上信访事项交办后,责任单位立即与施工企业共同实地察看施工现场,商议解决方案,仅用1天时间,24小时施工,管道铺设安装工程完工并实现通水,信访人对此非常满意。
玉门市依托科技赋能、数字支撑,通过把活力网格管理系统与市信访局数据共享,支持信访案件分流,建立访调对接多元解纷机制。通过智能分析、综合应用,为全市信访工作提供强大数据支撑、智力支撑,让案件分析研判更加精准、信访事项化解更加快捷、多元调解更加有效。今年以来,玉门市网上信访职能部门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群众满意率为98.63%。
健全完善“访调对接”机制,对适合调解的信访事项填写《“访调对接”事项移送单》,由综治中心分流引导群众到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先行调处,根据问题类型和特点,及时委派相关调解委员会进行全程调解处理,确保信访矛盾就地解决。同时,高效、便捷、免收诉讼费的司法确认程序既消除了信访人对诉讼程序耗时长、成本高的认识误区,又达到了案件依法化解、事心双解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信访事项化解的质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