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赵文倩)近年来,敦煌市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为抓手,总结、挖掘、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符合乡村实际、回应群众需求的特色法治乡村,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敦煌市积极推进“法律八进”走深走实,围绕宪法、民法典等内容,利用墙体手绘、网络有奖答题、抖音在线直播等形式,突出法治宣传教育分众化,加大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和案例指导力度,深入宣传与村(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同时,敦煌市利用各镇已有的公共党建文化设施,推进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文化大院、农家乐等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统筹运用基层法治宣传阵地、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为群众搭建有效学法平台。充分利用“桃花节”“杏花节”“梨花节”等时间节点,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七里镇杜家墩村作为酒泉市级的“民主法治示范村”,近年来充分围绕
“法治+产业振兴”,利用“桃花节”,将普法直播间搬上节会,通过线上直播、线下答疑等方式,将法治宣传与桃园产业相融合,真正做到了聚产业、聚流量、聚发展。
月牙泉镇中渠村是酒泉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八五”普法以来,中渠村发挥自身优势,以“法治+民俗文化”为依托,建成极具民俗文化特色的农家院10余个,并从农村自乐班、“非遗”传承人、“法律明白人”、村组网格员中挑选文化能人,组织编写、创作、演绎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敦煌曲子戏文艺作品10余个,演出次数超过30场次;创作剪纸、书法、木板雕刻、串珠挂饰、十字绣等手工作品50余件,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不仅如此,敦煌市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法治培训,以“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为切入点,培育一批以“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村组(社区)网格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积极探索开辟法治护农、法治强农、法治兴农的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