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平伙”吃出平安乡村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4-06-07 14:45:11     来源:法治甘肃网

  “来来来,大家聚到一起‘吃平伙’吧,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坐下来好好协商解决嘛。”近日,金塔县羊井子湾乡井子湾村“和事佬”范多虎出面,通过“吃平伙”的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喷洒农药损害葡萄苗引发的矛盾纠纷。

  近年来,羊井子湾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推广“吃平伙+和事佬”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着力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原地、消灭在萌芽状态。2023年以来,全乡通过“吃平伙”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15件,化解率100%,连续多年实现群众诉求“零上访”、矛盾纠纷“零激化”,基层社会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吃平伙+和事佬”消怨气解疙瘩

  羊井子湾乡是我省在河西地区投资开发建设的第一个移民安置试验示范基地,该乡的村民大多数来自临夏州。

  “在临夏州东乡族聚居的地区,有一种古朴的食俗叫‘吃平伙’,这是东乡等几个民族群众非常喜欢的聚餐形式。羊井子湾乡在此基础上,对‘吃平伙’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掘和拓展,将矛盾纠纷调解融入其中,加快了矛盾纠纷的化解质效。”金塔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罗志存介绍道,“平伙”同音“平火”,也有“平息火气”之意,若要气散,得吃一顿“平伙”饭,要让着急上火的矛盾双方能坐在一起吃顿饭,就需要请同村德高望重的“和事佬”组织说和。为此,每当村民、邻里之间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了矛盾,有了隔阂,就通过 “吃平伙+和事佬”的矛盾纠纷调解形式进行化解,最终怨气疙瘩云消雾散,双方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吃平伙+和事佬”工作法,已成为羊井子湾乡独特的矛盾纠纷化解品牌。

一顿“平伙”饭化解多年土地纠纷

  羊井子湾乡黄茨梁村刘某常年在外打工,2023年3月,刘某准备耕种土地时,发现土地亩数不对——少了几分地,于是怀疑邻居肖某占了他家的土地,从而引起矛盾纠纷。

  黄茨梁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调解时,考虑到双方一见面情绪激动,为避免矛盾升级,便采取委派曾在本村担任多年村医的张某作为“和事佬”进行调解。

  张某采取“背靠背”调解法,分别和当事人双方拉家常,和和气气讲道理,在对双方土地二轮承包合同和土地确权底档资料核对无异议后,共同去现场实地丈量,结果发现肖某确实多占了刘某的耕地。

  面对这种情况,张某分别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经多次撮合,肖某媳妇做了顿家常饭,诚恳地邀请刘某一家去吃饭,最终双方在一顿“平伙”饭中解开疙瘩,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2023年至今,羊井子湾乡共摸排矛盾纠纷27起,成功化解26起,其中15起是通过“吃平伙+和事佬”工作法调解的。

推动“和事佬”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羊井子湾乡大力推广“吃平伙+和事佬”调解模式,在各村成立“和事佬”调解队伍,让更多有威望、明事理的人加入到“和事佬”队伍当中。同时定期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和事佬”队伍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和事佬”的专业素质和调解技能,推动“和事佬”队伍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推动提升平安乡村建设水平。

  “农村的纠纷大多涉及家长里短,调解要在法律的框架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诚取信,往往就取得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推广‘吃平伙’矛盾纠纷调解法,切实把‘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落到实处,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大力提升全乡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羊井子湾乡党委书记任民东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