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敦煌市人大常委会创建了《人大代表替你问》媒体问政平台,搭建起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直通车”,让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执行、重大事项的确立与落实,使政府依法行政、人大依法监督、民情民意表达实现了互动融合,成为人民力量在人大监督中最大化发挥作用的有效基层实践。
2021年以来,敦煌市《人大代表替你问》媒体问政先后围绕转作风促发展、司法公正、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主题,对27个政府部门开展了6期问政活动,媒体问政由人大常委会委员问正在逐步向人大代表问、选民问、线上线下全社会问不断延伸拓展。
2022年第一期《人大代表替你问》媒体问政现场。(2022年5月22日拍摄) 敦煌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替人民群众发问让 “呼声”有回应
“因规划设计方案反复修改、审查时间过长,给企业增加了很大的负担。请问市自然资源局,在提高设计方案审查效率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一些基层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选择性执法、趋利执法的情况,请问市司法局在开展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
今年5月26日,敦煌市人大常委会举办2023年第一期《人大代表替你问》媒体问政,重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聚焦“如何让企业在敦煌投资和发展更有信心”开展问政,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发改局等部门尖锐发问,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替人民发问。
记者采访了解到,敦煌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利用两个月的时间,通过组织代表联系走访群众、开展调研视察、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公开征集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代表、群众意见建议,为问政“备料”。
今年开展的第一期问政受到了线上线下群众的热切关注,有3万多名网民在线互动交流,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留言,通过主持人现场提问,让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现场作答。面对人大代表辣味十足的提问,现场的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答复后,有的“答卷人”还要作相关政策法规解释、用现实数据算账对比,并就具体问题承诺办理时限。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跟踪督办小区僵尸车辆清理工作。(2022年4月1日拍摄)敦煌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跟踪督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如何保证农作物不减产?如何配套农田防护林?如何解决部分地块土地流转率低……”每一次媒体问政,既问清了万千老百姓的各种心头顾虑,也问出了各镇及相关部门打算怎么干、什么时间干、干成什么样的“路线图”,让人大代表吃了一颗积极履行职责的“定心丸”。
记者了解到,在每一期问政结束后,根据现场代表和线上群众提出的问题、部门负责人的作答承诺情况和满意度测评结果,市人大常委会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定期不定期派出问政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监督调研组,组织参与问政的代表跟踪督问。
“媒体问政这个节目为我们老百姓和政府沟通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大家伙儿着急在意的事儿,政府办不办、怎么办、办得怎么样了,心里也就有了底……”一名人大代表参加完节目录制后,高兴地说道。
“问”代表着监督和督促,“答”意味着担当和承诺。带着“探测器”的人大代表们,来到背街小巷、农贸市场有了说头,在社区和建筑工地有了看头,对人行道破损、“飞线”充电、商户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有了问头。每次问政,代表们犀利询问,直面问题不回避,提出疑问精准狠,通过后期的跟踪监督,促使一大批问题得到整改,有力推动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