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诉调对接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10-24 15:15:41     来源:法治甘肃网

  “不用花钱就能打官司了,‘唠一唠’就把被拖欠的工资要回来了,真是太管用了!”当事人马某激动地说。近日,玉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诉前调解一起劳资纠纷案件,为当事人追回欠薪8000元。

  近年来,玉门市依托综治中心建立诉调对接窗口,着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做到“情、理、法”并用,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诉调对接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一站式”便民服务畅通解纷渠道

  玉门市把诉调对接工作作为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途径,制定规范流程,打通协作梗阻,全面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与诉调对接工作任务相适应、与调解组织及人员进驻需要相配套的实体化运行平台。

  玉门市综治中心设立劳动监察、法律援助、检调对接、人民调解、诉调对接等19个窗口,入驻公、检、法、司、人社、信访等13个部门,为群众提供“无缝对接”服务。

  为了最大化方便群众有地方“找个说法”,玉门市综治中心还建立了网格管理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调度指挥室、心理服务室,成立3个首席调解员工作室和8个专业调委会进驻办公。

  选任优秀法律工作者、律师、公证员等担任人民调解员,在受理大厅设置“菜单”,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收单、派单,群众评价的形式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诉讼、速裁等服务,形成了窗口集中接待、现场调处化解、分类转办分流、跟踪督办落实的 “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模式。

“一揽子”化解纠纷夯实诉调基础

  玉门市按照“宜调则调、应调尽调”的原则,引入调解员常驻诉调对接窗口,通过诉调对接与访调对接两条渠道,实现诉源治理与诉调对接的有机统一,既抓末端、治已病,又抓前端、治未病,有力推动了诉前调解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目前已成立12个个人调解室,28个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16个调委会,聘用992名人民调解员,加大人民调解保障力度。

  对分流到诉调对接的案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调解队伍实际、矛盾纠纷类型、责任主体等,精准派单。调委会在1个工作日内确认接收派单,第一时间组织N个成员实行线上线下联动,开展相应的司法便民服务。

  对疑难复杂纠纷、重大特殊事项及涉及责任主体多的矛盾纠纷及案件,由综治中心“吹哨”,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会商研判等方式合力攻坚,推动实现应调尽调、能调不诉。

  今年以来,诉前分流案件813件,占民事一审案件(1974件)的41.2%,平均用时5.2天,诉前调解成功案件605件,调解率74.4%,较去年同比上升37.3%。(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程静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