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城市一角。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张宏斌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鲜晓苏
综治中心是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近年来,金昌市以建强阵地、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智慧赋能为抓手,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让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中展现新作为。
全市县级综治中心按照“1厅+N室”模式,纵向贯通市县乡三级阵地,横向整合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心理服务等资源,推动法院、检察、司法行政、信访等87个部门实现“常驻+轮驻+随叫随驻”。通过做实场所、程序、数据、力量、责任“五个对接”,建成集纠纷调解、法律支援、心理疏导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2024年,县(区)综治中心累计受理各类事项9529件,办结8731件,办结率达91.2%,彻底改变过去群众“多头跑、反复问”的困境,成为基层治理资源整合的“强磁场”。
全市各级综治中心创新探索“三调对接”新模式,60%以上的民商事纠纷、行政案件诉前流转至综治中心调解,通过“法理情”融合的调解模式,调解成功率达80%以上;针对警情类矛盾,建立“公安接警—中心分流—多元化解”链条,警调对接调解成功率高达99.1%;针对信访事项,推行“信访受理—分类转办—联合调处”机制,访调对接调解成功率达80%。同时,将村规民约、家风家教等纳入调解体系,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访前,实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镇”。
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改革,整合政法、民政、应急等领域工作网格,科学划分695个全科网格,构建“多网合一、一员多责”的治理单元。通过组织60余场岗位培训、练兵比武,网格员队伍具备矛盾排查、信息采集、应急处置等综合能力,成为活跃在基层的“治理尖兵”。2024年,网格员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562起,化解5521起,化解率达99.3%,实现“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打造“金事e通”(陇情e通金昌版)信息平台,纵向联通省级信息平台,横向打通市级12345“接诉即办”、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形成“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全域覆盖”的数字化治理网络。基层网格员通过“一个平台、一次录入、一网办理”,实现问题上报、事件流转、进度跟踪全流程数字化。2024年,平台收集各类数据21.84万条,成为社情民意的“数据库”。同时,深化“接诉即办”改革,12345平台可将市民诉求直接转派至“金事e通”流转办理,7242件流转事件办结率达99.1%,群众诉求响应速度和办理质效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