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窑镇:畅通诉调对接 促进多元解纷

发布时间:2024-01-24 09:57:45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年来,永昌县红山窑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诉调对接机制,进一步整合调动基层调处力量,减轻群众诉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网格管理 强化源头预防

  红山窑镇13名村级网格员依托“陇情e通”APP进行每日巡查打卡,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前哨”作用,对网格内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及时调处,将疑难复杂纠纷和事项上报镇综治中心。通过释法明理、解释疏导、中立评估、诉讼成本和结果预测等方式,鼓励引导当事人优先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形成了村民调解小组提前介入、排查预防,村调委会初始化解、抓早抓小,镇调委会集中化解、案结事了,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协调联动、综合治理的纵向贯通、多层联动的调防体系,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强化调解队伍 提升调解能力

  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和各村调委会,着力强化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员队伍,充实调解力量。加强“警调联动”,与红山窑派出所协同调解,通过随警调解、现场调解、坐班调解,对民事纠纷、轻微治安案件进行就地化解。深化“诉调联动”,加强镇综治中心与永昌县人民法院西河法庭的协调配合,充分利用资源升级调解能力,切实做好诉前调解工作。

创新工作方法 提升宣传成效

  红山窑镇以深入实施“八五”普法、“法律明白人”等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法律知识宣传。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工作人员联合各村网格员、综治信息员,通过集中宣传、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面对面、零距离向群众普及诉前调解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充分利用村社微信群等推送法律知识,引导群众通过诉前调解化解矛盾。(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鲜晓苏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