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永昌新城子镇“一核心四强化”工作法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鲜晓苏
今年以来,永昌县新城子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防范化解邻里家庭纠纷为切入点,推进“一核心四强化”工作法,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全面提高服务群众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党建引领为核心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新城子镇全面推行“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四级组织体系,建立网格党小组40个,配备网格员13人,综治信息员40人。针对现阶段辖区人口分布呈现城镇和农村两级分化布局现状,充分发挥网格员、综治信息员等工作力量,分区域、分时段、分类型开展矛盾纠纷入户排查工作,努力把矛盾防范在源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城镇小区和楼栋分布,确定邻里情况熟、群众基础好、威望高的党员为“基层治理带头人”,发现特殊情况、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反应,将工作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强化法治建设 助力邻里互融
新城子镇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积极推进民法典进村进社进家庭、“一月一主题”等普法行动,针对家庭邻里纠纷开展“睦邻友好、法治先行”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普法教育“入脑入心”;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法律明白人培养“三大工程”,坚持以少数带动多数,引导群众遇事靠法解决,不断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强化德治教化 厚植善治底蕴
新城子镇强化德治引领作用,依托村级文化书屋、村史馆,探索出一条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村民道德建设有效路径,形成“以德解纷”的基层治理体系。通过乡风文明建设、“美丽庭院”评选,“婆媳互夸”“百姓家训挂厅堂”活动和道德讲堂宣讲、村规民约修订,让睦邻友好观念深入群众心中,有效减少了家庭邻里纠纷发生。针对家庭邻里纠纷通常发生在特定熟人之间这一特征,充分发挥乡贤作用,将乡贤纳入人民调解员队伍,以柔情化方式进行调解,起到了良好效果。2022年以来,组织学习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身边好人等活动共16次。
强化自治之基 激发内生动力
广泛开展“有事您来说”活动,明确“向谁说”,制定有事您来说委员会议事规则,明确议事成员,定期开展议事活动,及时介入化解纠纷,疏导情绪。明确“怎么说”,委员会成员瞄准突发性、积怨性、诱发性纠纷等“邻里事”,婚姻情感、经济财产纠纷等“家里事”,通过日常摸排、进村入户“唠家常”形式把社情民意“唠”出来,及时介入解决,保障群众合理诉求。明确“怎么办”,针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通过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等方式细化处置,及时妥善化解。今年以来,通过“有事您来说”活动,共解决小纠纷、小问题40余件,解决邻里家庭纠纷6起。
强化智治支撑 延伸治理触角
新城子镇依靠“一张图+一平台+一工程”,建立起“人防+技防”动态监管模式,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准高效。制定新城子镇、村综合治理一张图,全面展示全域地图、各村网格轮廓,精确标注村民院落信息,实现全域信息宏观掌控;借助平安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建立全镇人口信息数据库,收集上报网格排查事件,将原本较为隐蔽的家庭纠纷、碎片分散的邻里纠纷录入系统,根据矛盾化解流程规范处置;同时通过24小时值班制度,实现风险隐患智能感知,发现问题快速反应、精准定位,做到矛盾纠纷感知在先、防范在早、处理在前。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