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护墙” 画好“同心圆”
——武威市凉州区平安校园建设综述
今年以来,凉州区教育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和重点领域,进一步织密织牢责任体系,把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平安细胞”创建中血液畅通和细胞健康的保证,组织每个学校主动履行平安建设责任,让“平安细胞”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形成“人人参与、平安有我”的生动局面,全区师生安全意识、法治观念普遍增强,法治安全知识进一步丰富,防范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校园和谐”的良好格局。
治理精细到点位
打造平安“共同体”
“漠视校园安全隐患就是漠视生命,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凉州区发展街小学校长高清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强调了这一点。同时,他告诉记者,学校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保障,以法治、德治与班级管理为牵引,以师生为单元,以宣传发动为动源,全面激活每一个平安细胞。通过建立学生安全管理制度、设施定期检查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大型活动审批制度、流行病预防隔离制度、治理周边环境协调制度等一系列责任主体明确、措施落实到位的校园安全保障制度,形成了“源头预防有效,内部管理有力,外围防控严密”的学校安全工作格局。发展街小学的做法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凉州区教育局“平安校园”创建既定工作目标在学校落地生根、取得实效的生动实践。
5月11日,凉州区教育局联合凉州区地震局走进发展街小学,向学校2100余名师生宣讲地震科普知识。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张开延 摄
凉州区教育局党组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将法治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工作全局、党组理论学习内容和干部培训内容、教育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衡量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和领导干部履职述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层层传递压力,夯实各项责任,确保工作落实。
安全教育不放松
织密平安“责任网”
凉州区教育局党组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推动党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承担起“平安校园”建设的政治责任。同时,明确各有关部门、学校负责人、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的责任,使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得到全员、全方位、全时段落实,确保校园无安全事故,无纠纷案件,无上访事件,无周边环境问题。
“签订责任书,就是立下了‘军令状’,安全责任书帮助我们明确任务,厘清责任,确保将法治安全教育压紧压实,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武威八中校长王积和说。每年春季开学,学校都要组织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会上由学校负责人与各部门、单位负责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和责任,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促使全社会人人重视、人人参与“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法治安全在身边
筑牢平安“防护墙”
凉州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常态化开展对教师的警示教育,要求教师严格依法执教。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校园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展经常性和专题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区中小学全面落实“两个一分钟”(每天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各一分钟)和“1530”(每天放学前1分钟安全提示;每周放学前5分钟安全警示;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主题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做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征文比赛、法律主题演讲比赛、学法心得、以案释法、模拟法庭、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邀请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
除了把法治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中外,还融入学校各项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形式进行各类安全教育工作,使学生做到学法、懂法、守纪,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懂得维护公共安全和禁黄、禁毒、禁赌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风险防患于未然
撑稳平安“保护伞”
凉州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进一步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结合“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通报制度,明确应急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信息渠道传递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时修订和完善了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广泛开展了综合、专项和现场处置应急演练,每次演练都给师生留下深刻印象,使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自救逃生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了危险化学品、管制刀具等重大危险源、危险物和重大隐患公示公告活动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从点滴做起,从小事抓起,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从源头上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同时,坚持做到尽全力协调与有关部门及家长、学校周边居民的关系,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严厉打击破坏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人和事,依法治理周边环境,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努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游戏厅等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远离不洁的小摊商贩等,对学生活动加强教育和管理,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
学校在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校园生活质量,营造教育之园,促进了校园的和谐稳定。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围绕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全面落实部门监管职责,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上好“放假第一课”
画好平安“同心圆”
暑假已至,安全无休。凉州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针对暑假假期时间长、各类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特点和规律,以防范学生溺水、交通、火灾、食物中毒和学生欺凌为重点,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育、法治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认真开展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安全宣传教育,上好“放假第一课”。各学校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以及家访、电话、短信等多种形式做好假期学生安全家校对接工作,强化学生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责任意识,指导家长接过教育的接力棒,指导、督促、监管孩子的假期生活,认真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做好孩子的假期安全防范工作,齐心协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凉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万栋表示,局党组坚持安全发展、依法治理,切实承担起“平安校园”建设的政治责任,通过推动“1530”机制及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课、放假第一课“三课联动”法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把安全稳定作为全区教育系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细抓实抓到位。今后,凉州区教育局将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措施、更完善的制度,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助力平安凉州、法治凉州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