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富民新村话变迁

发布时间:2022-07-01 10:37:32     来源:甘肃法制报

富民新村话变迁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王建庆

夏日的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花红菜绿果飘香,一半田园一半家,这座新型农村社区宛如镶嵌在戈壁绿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做梦也想不到能住上这么敞亮的好房子,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谈及生活条件改善的喜人变化,富民新村党员李应川感叹不已。

(qEY,习总书记足迹)古浪富民新村:构(14627016)-20220701104233

       富民新村全面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焕发美丽村居新面貌新气象,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6月10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冯得鹏 摄

2019年8月21日上午,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看望易地扶贫搬迁的乡亲们。总书记沿着宽敞整洁的村道,步行察看村容村貌,了解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及脱贫致富情况,鼓励大家走共同富裕之路。近三年来,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积极发展富民产业,脱贫群众收入越来越稳定,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问候和关怀,成为富民新村群众最温暖的记忆。

富民新村党总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党建引领,强“核”聚力,村党组织、产业链党组织“双向”发力,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积极发展富民产业,逐步走出了特色产业集群化、集体经济多元化的富民强村新路子。现如今,村居面貌焕然一新,项目渐成规模,产业欣欣向荣,村级组织健全有力、民主制度规范完备、法治教育扎实有效、村民乐观自信……群众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小康之路越走越稳当。“总书记的到来,增强了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勇气,我们牢记嘱托,奋力攻坚,率先脱贫摘帽并实现了全面小康,正豪情满怀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自豪地说。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唱响乡村和谐曲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百姓安居乐业问题,强调“要完善移民搬迁扶持政策,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富民新村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探索出“一核引领、三业协同、三治融合、五项机制”社区治理新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富民新村设立公共法律工作服务室1个,综治中心1个,打造法治文化广场1处,组建普法工作队4个,培育普法带头人16名、普法骨干52名、“法律明白人”500余人,汇聚起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动能,营造了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干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主任杨开泰说:“富民新村‘1335’社区治理新模式,是我们结合移民区实际,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平安古浪建设的鲜活事例,为加强移民区基层治理而探索出的新路子。”

“富民新村有1379户群众,这么大的一个移民新村怎么管理确实是一个难题,我们运用十户联保措施,强化网格化管理,让群众自我管理,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张延堂说,全村大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并推广马有信调解工作法,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件,积极倡导移风易俗,评选“美丽庭院”示范家庭73个、“最美家庭”14个、文明股11个,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组织群团组织和志愿者定期开展服务,促进搬迁群众互动交流和情感交往,初步构建了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党的政策落实得好,社会服务治理工作也做得好,大家都一门心思谋发展,邻里之间和和气气,我感觉很幸福、很安全!”李应川由衷地发出感叹。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