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沁民心 “典”亮生活
——凉州区推动形成民法典宣传制度化常态化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杨丽萍
今年以来,武威市凉州区把民法典普法工作融入民法典实施全过程、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融入基层依法治理实践,多领域宣传、多维度发力,打造民法典学习宣传品牌,进一步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民法典宣传局面。
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
全区各镇、街道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或领导干部学法大会的形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活动26场次,着力提高广大领导干部依法履职水平和工作质量,更好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和谐凉州贡献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适逢凉州区第十九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在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干部群众依法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的同时,凉州区结合实际,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民法典宣传和咨询工作,真正让民法典渗透到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干部群众法治意识。
“送”法治宣传进乡村
结合“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凉州区各职能部门(单位)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49场次,举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宣讲培训活动3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0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调解矛盾纠纷244件,办理法律援助19件,办理公证服务57件。通过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养,助推法治乡村建设,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学法、自觉守法、主动用法的浓厚氛围。
增强普法宣传针对性实效性
为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凉州区依托“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举办法治文艺演出活动2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全区各单位通过普法微信群、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等媒介推送与民法典宣传有关的普法信息58条,转发民法典宣传信息120余条,转发民法典宣传视频100余条,制作民法典短视频20余条。对城区50多块法治宣传栏进行内容更新,增添了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等法律法规的内容,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治的力量。精心制作5期“民法典相伴”《法治凉州》节目,形成了“报网端微屏”全方位、立体式的全媒体矩阵,在全社会营造起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凉州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截至目前已精心打造21个个人调解室,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期间,21名人民调解员对村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完善,并结合农村移风易俗、反对高价彩礼、注重农村家庭教育、改善陈规陋习等社会话题开展法治宣讲,奠定法治乡村建设基础。
为发挥典型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凉州区组织开展全国、全省、全市、全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推荐工作。通过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示范带动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法治基础。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