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回12万元工程款,我折腾了好久都没结果,没想到信访材料交上去才3天,政法委就主动联系我核对细节,还联合法院执行局一起梳理财产线索,这事儿有盼头了!”近日,古浪县信访群众李女士拿着盖有法院公章的《执行进展告知书》,语气里满是踏实。
今年以来,古浪县聚焦涉法涉诉信访“化解难、周期长、易反复”痛点,以“闭环机制提效、多元联动聚力、源头治理防患”三维施策,把“信访件”变成“民生件”,让群众在每一次诉求办理中感受到法治力度与司法温度。
这份“踏实感”,源于古浪县构建的涉法涉诉信访闭环管理体系。县委政法委推行首接责任制,同步建立案件受理、分类流转、跟踪督办、限时反馈“四项机制”,明确“快响应、快流转、快办理、快回复”标准——对上级交办及群众来信来访事项,全部纳入台账管理,标注核查单位、责任领导和办理时限;对李女士这类涉及民生的执行信访件,不仅组织法院执行局、政法委执法监督室工作人员联合约访,详细记录“工程款拖欠时间、企业存续状态、前期执行障碍”等关键信息,还邀请律师、退休法官组成专家团“会诊”,最终锁定“被执行人到期债权”这一突破口,形成“研—交—办—督—结”全链条闭环。截至目前,当地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平均办理周期较以往缩短40%,“最多访一次”办结率提升至92%。
破解涉法涉诉信访难题,既要“快办”,更要“实解”。古浪县打破部门壁垒,构建“政法牵头、多部门协同”的联动化解模式:在重大涉诉事项处置中,乡镇(街道)与法院、检察、公安、司法、人社等部门同步介入,通过联席会议“集中会诊”明确分工;对责任落实不力的单位,通过“五函”督办倒逼整改,变“单一办理”为“合力攻坚”。同时,把司法救助作为“暖心补位”的关键一环——对符合条件的信访群众,严格按程序发放救助资金。
“与其等群众上访,不如主动下访防患。”古浪县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关口前移,以“政法+综治”双轮驱动抓源头。依托县综治中心平台,深化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把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务争议等易引发涉法涉诉信访的矛盾,提前分流至专业调解组织;政法干警定期下沉社区、村组,通过“上门解纷+法治宣传”,将潜在信访风险化解在萌芽。前不久,县城某社区23户业主,因“物业未按合同提供绿化维护、拒不退还2.6万元公共收益”,计划集体提起诉讼并信访,社区网格员发现后立即上报综治中心。随后,民警、法院民事庭法官、住建部门物业监管专员组成调解组上门,一方面向物业释明“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引导业主理性表达诉求,最终促成物业3日内退还公共收益并制定绿化整改方案,避免了矛盾升级为涉法涉诉信访。
如今在古浪县,始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三维施策打通执法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忧心事有人管、合法诉求有回音”成为基层治理的常态。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