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当空,瓜果飘香。武威市税务局紧盯当地特色种植产业发展中的涉税难点、堵点,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及时送达税费优惠政策,以持续的“税惠养分”助推特色种植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税务动能。
近日,甘肃正文菌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日光温室大棚里,平菇迎来采收旺季——工人穿梭忙碌,饱满的菌菇很快堆满箩筐。这家建成1.4万亩高标准日光温室的现代化菌业企业,如今已是当地菌菇产业的“主力军”,但在发展初期,曾因纳税申报流程不熟悉、税收优惠政策了解不全面而犯难。古浪县税务局及时送上“开业第一课”:通过可视答疑宣讲政策,依托征纳互动平台辅导财务人员实操办税流程,更是深入田间地头,从税费缴纳、发票使用到优惠享受、涉税风险防控逐项细致指导。“税务部门送来的‘开业大礼包’太及时了,专门讲了农产品免税、发票开具等政策,帮我们扫清了涉税障碍,让我们能专心扑在企业建设上。”企业负责人单翠年的话,道出了税务服务对企业起步的助力。
在民勤县,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上海青、菜心、沙葱绿意盎然,现代化食用菌车间中滑子菇、海鲜菇在灯带下蓬勃生长。这个由民勤县甘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建的园区,种植面积达1万亩,每年可种3-4茬蔬菜,年产值1.3亿元,已是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的“明星产区”。从“一棵菜”到“省外明星产区”,民勤县税务部门始终靠前服务:协助企业建强税务风险防控体系,规范发票开具与账务处理,定期引导税务风险自查自纠,还运用发票信息等税收大数据帮企业对接上下游产销。“在税务部门指导下,我们常态化做税务‘健康体检’,合规经营水平越来越高,发展也更有底气。”产业园负责人许尔财的感慨,印证着税务服务对企业拓市的护航。
凉州区智信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葡萄种植基地里,“西凉仙紫”葡萄挂满枝头——这个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的品牌,以清甜口感畅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作为葡萄种植领域的老牌龙头企业,其发展始终有税务服务相伴:凉州区税务局组建服务团队深入企业,专题宣讲种子、种苗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手把手辅导发票开具、免税申报等业务。“2025年以来,我们已享受税费减免14.84万元,这些钱全投进了种植技术改进,还带动周边农户挣钱。”公司总经理汪玉梅介绍,如今企业所在的凉州区松树镇,已将葡萄产业打造成全镇主导产业,凉州葡萄结出的甜蜜果实,正串起一条乡村致富的“黄金路”。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通讯员 陈国玺)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