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以来,凉州区学府路小学门前,学生刷脸入校,护学岗民警持续坚守,AI摄像头实时巡查……这所2024年启用的公办九年制学校,积极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以“智慧+法治”护航新学期。
织密安全防护网
“叮!验证通过。”学生刷脸入校时,家长手机同步收到提示。
“以前总担心孩子入校情况,现在刷脸秒进还能查动态,踏实多了。”一名学生家长感慨地说。
校园内,AI摄像头覆盖关键区域,可识别翻越围墙、拥挤推搡等异常情况并预警;教学楼每层设一键报警装置,与派出所、安保室联动;消防设施每月检修,确保“关键时刻能用”。
在制度层面,学校推行“网格化+清单式”管理,对照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将校长到保安的安全职责细化为“责任清单”,设文明监督岗,实行“领导蹲点、教师巡查、保安值守”护学制度,建立“日巡查、周汇总、月研判”闭环机制。“制度落地,才能让人人都是安全‘守门人’。”副校长赵金山说。
在家校社协同方面,学校联合公安、消防成立“护校联盟”,每月整治周边环境,清理流动摊贩;消防部门每学期进校园开展2次消防培训;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普及防溺水、防诈骗知识,形成三方合力。学校还联合交警、派出所设5个护学岗,严查“三无车辆”,倡导“步行接送”“错峰接送”,缓解交通压力。
安全理念入童心
“遇校园欺凌别硬碰硬,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报告!”9月2日,在安全主题课堂上,老师用动画、情景模拟讲解防欺凌知识,孩子们踊跃分享“安全妙招”。
该校以多主题课堂为载体,将安全教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红色思政课堂:结合革命先烈遵规守纪事迹,传递“法治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强化学生规则意识;橙色感恩课堂:通过故事分享、互动游戏,引导学生尊重他人、体谅他人,从源头上减少同学间矛盾冲突;学科融合课堂: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中渗透安全知识——语文课分析安全警示语的语言逻辑,数学课计算教学楼安全疏散时间,科学课讲解消防器材工作原理;亲子共育课堂:邀请家长参与安全知识问答、家庭应急演练,将安全教育延伸至家庭场景,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同时,学校还落实“1530”和“两个一分钟”安全教育: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5分钟、每月30分钟讲安全;课间、活动前各1分钟提醒。每月最后一周周五的“安全演练日”,开展消防、防震等演练;“小小安全宣讲员”活动中,学子上台讲交通规则、禁毒知识。此外,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情绪管理”辅导,守护学子心理健康。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