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藏乡:流动服务站架起基层善治暖心桥

发布时间:2025-07-16 11:23:15     来源:甘肃法治报

今年4月,在天祝县毛藏乡泉台村,一场家庭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小两口转变态度,承诺与老人和睦相处。

这温情一幕,正是毛藏乡“综治+政务”双中心流动服务站深耕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

地处祁连山腹地的毛藏乡,是个典型的牧业乡。全乡391户1268名牧民散落在610平方公里的大山里,乡政府与村组最远相距50多公里,“群众跑腿办事难”曾是制约发展的堵点。近年来,毛藏乡打破“坐等上门”的传统模式,将综治中心与惠民服务大厅功能整合,组建“综治+政务”双中心流动服务站,让干部骑着马、驾着车,把服务送到草原圈窝、牧民帐房。

“以前去乡政府办事得骑马赶路,现在干部主动上门,真是把服务送到了心坎上。”华山村村民的朴实话语,道出了流动服务站带来的新变化。

为让服务精准高效,服务站设立专门办公室,绘制服务流程图,完善上门服务、矛盾调处等6项制度,依托微信群构建快速响应机制。群众有诉求,通过微信群或网格员登记后,办公室会按预约、上门、远程调解三种类型派单,确保紧急事项第一时间处置。每周三的“上门服务日”,工作人员轮流进村入户,排查矛盾纠纷后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目前已排查矛盾9件,化解8件,剩余1件正在推进中。今年以来,流动服务站累计开展走访慰问、法治宣传等活动13场次,惠及160余人次。

畅通诉求渠道是服务站的重要职能,通过发放连心卡、便民笺,公布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群众随时能表达合理诉求。针对山区群众出山不便的实际,服务站创新推出“提前预约—上门调处—远程调解”机制,群众可通过微信群或网格员预约服务,工作人员收到诉求后,联合村干部、乡贤等,用炕头说和、院落调解等方式现场处置,遇当事人无法到场或矛盾复杂的情况,就通过微信视频或对接县综治中心开展远程调解,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毛藏乡将矛盾纠纷调处、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热点纳入网格化管理,构建起“大治理”格局。服务站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网格员等力量,吸纳致富带头人等参与,在留守儿童关爱、养老助残、就业培训等领域持续发力,既解决具体问题,又凝聚社会合力,推动形成向善向好的乡风民风。

从草原深处的账房到山间散落的村居,流动服务站的足迹遍布毛藏乡的每个角落。这支流动的服务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矛盾,以“微服务”撬动“大治理”,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服务群众的“最暖零距离”。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