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城区鸟瞰图。古浪县委政法委供图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近年来,武威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作为关键突破口,立足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三条线”协同发力,创新推出“四个一”为民服务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取得了良好成效。
完善“一站式”化解平台。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综治中心建设,将《改造提升县区综治中心搭建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项目》列为2025年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秉持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的理念,依照“市级示范建设、县级全面提升、乡级规范建设”的思路,全市高标准建设了107个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有效整合诉讼服务、检察服务、法律援助等多个中心,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多种功能于一体,让群众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与解决。
着力提升“一扇门”调处效能。各县区依据人口数量、矛盾纠纷总量等实际情况,科学选址规划县区综治中心,并按“1厅+N室”模式划分功能区。落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入驻,办理公证、法律援助等各类案件,开展心理疏导干预,真正做到“综治中心搭台、入驻部门唱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巩固“一揽子”服务模式。制定首问负责等系列制度,推动入驻部门单位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三调对接”化解大量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84%。同时,借助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等收集信息数据,形成日报告,不断提升综治中心信息处理能力。
发挥“一线岗”前哨作用。武威市将各类网格整合为“一张网”,科学划分2507个网格,配备2507名专职网格员,构建起全面的网格管理体系。网格员凭借自身优势,推行特色服务模式,排查化解诸多矛盾纠纷,实现矛盾隐患在网格内消除。此外,通过市级示范培训、县级分级轮训、乡镇兜底培训的方式,开展102场次网格员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素质与调解能力,打造出一支优秀的网格员队伍。
“四个一”为民服务模式,是武威市对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度探索与实践。通过完善“一站式”化解平台,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提升“一扇门”调处效能,增强矛盾化解实效;巩固“一揽子”服务模式,保障纠纷解决在法治轨道;发挥“一线岗”前哨作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为其他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