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行】凉州南山:从“荒草山”向绿色聚宝盆蜕变

发布时间:2025-06-09 11:04:31     来源:法治甘肃网

6月7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2025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武威市凉州区南山采访。站在山巅俯瞰,云杉如塔,刺破苍穹;侧柏似浪,漫卷山脊;山杏摇曳,粉白花海交织。谁能想到,这片生机勃勃的山林,数年前还是黄土漫天、鸟不落脚的荒坡。

(WAQYE  生态环保行 配图3)凉州(41301308)-20250609110611

凉州区林业局工作人员向采访团介绍生态林情况。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摄

2022年,凉州区紧紧抓住“双碳”机遇,毅然向南部山区发出“要绿”的号召,开启了为期8年的生态林建设征程。根据规划,到2029年,这里将新增7.27万亩生态林。如今,这份绿色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

凉州区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陆科介绍说:“该项目通过志愿植树、义务植树等方式,截至目前,已完成了3.12万亩270多万株树的栽种。”

在谢河镇的黄土坡上,复杂地形、高低落差,让供水成了大难题;湿陷性黄土遇水即软,蓄水设施难以建设,灌溉更是难上加难。面对这些挑战,建设团队没有退缩,而是凭借智慧和科技,展开了一场与自然的较量。

他们创新采用分区供水系统,定制水泵、变频调节设备齐上阵,精确计算管网压力,减压阀和排气阀也各就各位,成功攻克供水难关。针对黄土遇水塌陷的特性,“短时多次”滴灌技术配合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让苗木成活率一举突破90%,达到了91%。无人机的加入,更是让项目如虎添翼,不仅让苗木运输效率较人力提升8倍,还为后期管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WAQYE 生态环保行 配图1)凉州南(41301305)-20250609110605

凉州南部山区生态林。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摄

“我在南山有棵树”,这句温暖的口号,汇聚起了强大的力量。志愿植树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无数市民踊跃参与,为南山增添绿色。2024至2025年,通过志愿植树、义务植树活动以及多渠道融资,古城镇、谢河镇区域1万亩林地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顺利建成。

在生态林建设过程中,凉州区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之路。南部山区试验种植油桃、油用牡丹等经济林,林下养鸡、中药材种植等经济产业也蓬勃兴起,“林、禽(畜) 、花、游”观光产业园模式初现雏形。每逢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如今,已有2000多名村民在这条生态产业链上找到了就业机会,实现了增收致富,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正如陆科所言,这里正从“荒草山”向绿色聚宝盆蜕变。

如今的南山,已然成为一座会呼吸的生态银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溪流重现清澈;局部气候得到改善,沙尘天气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野生动物重新回归家园。年涵养水源量增加200万立方米,碳汇能力提升15%,山雀与野兔重新绘制生物地图。

从“鸟不拉屎”到“百鸟朝凤”,从“靠天吃饭”到“与绿共生”,凉州南山的绿色嬗变,是新时代生态治理的生动注脚。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