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古浪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模拟法庭内,一场关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沉浸式法治课正式开启。这场由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法治教育活动,将晦涩法律知识转化为直观场景。这是古浪县创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古浪县聚焦“注重创新引领、注重因人施教、注重协同联动、注重严查严管”,推动法治教育、预防矫治、帮教服务、环境净化全面升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坚实防线。
创新领航,打造法治教育“全景课堂”
古浪县把法治教育视为守护青少年的关键防线,全力构建立体教育矩阵。古浪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凭借实施“德育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等五大工程,将法治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文化,成功获评“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古浪县创新领航,打造法治教育“全景课堂”。“3、1、5分钟”法治微课堂利用零碎时间普及法律;88所中小学幼儿园均配备法治副校长,每学期“开学法治第一课”、常态化法治基地研学等活动,每年惠及学生超万人次。“庭审进校园”“警营开放日”等实践,更是把法律条文变成鲜活教育场景,让法治精神融入学生心间。
靶向施策,定制精准矫治“成长处方”
针对行为有偏差的未成年人,古浪县建立“分层干预、分类矫治”体系。教育局针对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制定“一生一策”,通过心理疏导、学业帮扶等助其重回正轨;公安、教育等部门为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成立帮教小组,实施“一人一档”动态管理。依托领导包抓机制和2个观护帮教基地,融合技能培训与心理重建,助力罪错青少年掌握技能、重树信心。多名受助学生已重返校园并考入高校,实现人生的转折。
协同聚力,织就关爱帮扶“温暖网络”
古浪县整合各方力量,搭建全方位帮扶网络。借助“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和“家庭教育志愿者讲师团”,开展58场线上线下讲座、39次亲子阅读,为家长传授科学育儿经;“结对帮扶·爱心古浪”工程实现对孤儿、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全面覆盖,领导干部“一对一”结对传递温暖。
同时,司法救助、社会帮扶、志愿服务协同发力,发放21.8万元救助金。592名“爱心妈妈”与738名留守困境儿童结对,8支志愿服务队开展51次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社会关爱。
严管护航,筑牢成长环境“安全堤坝”
为给青少年营造清朗环境,古浪县以“零容忍”态度推进常态化治理。全县学校实现专职保安配备、校园封闭化管理、一键报警联网、护学岗设置四个100%。校园周边严格落实“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持续检查网吧、娱乐场所。同步开展“清源”“固边”等五大专项行动,严查印刷出版违规行为,净化网络空间。今年1至4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数和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5.6%、62.5%。
古浪县以“四重”驱动“四化”的创新实践,勾勒出未成年人保护的完整闭环。这张覆盖教育、矫治、帮扶、监管全链条的防护网,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路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